东北网8月23日讯 8月8日,入夜的北京天高气爽。29枚焰火“脚印”伸向“鸟巢”,奥林匹克火炬在中华千年古都上空点燃。
人们或许不知道,在这次举世瞩目、万众欢腾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召开前几个小时,是一架哈飞生产的运十二飞机冲向正涌往北京上空的乌云,“阻断”风雨,使奥运会开幕式得以在晴朗的夜空顺利举行。还是哈飞生产的飞机,穿云破雾为保证青岛奥帆赛、为忠实记录奥运盛况立下汗马功劳。奥运会期间,43架哈飞产直九和运十二飞机为这届盛会保驾护航。
开幕前一小时“击退”风雨
8月8日下午3时,一条信息让北京奥运会组织者焦急起来。“在距北京百公里左右的青白口和怀来之间突然出现积雨云。”
让今夜无雨,展开幕精彩。在百年奥运梦想即将拉开帷幕之际,渴望成功、追求完美,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深切祈盼。
为实现这一心愿。按照预案,哈飞集团飞龙专业航空公司机组人员驾驶运十二飞机立即起飞冲向这片乌云。接近云层时,机组人员发现这片云带正以每小时几十公里的速度向北京城区推进。经验丰富的机长王世平立即向领导建议:“播撒硅藻土恐怕来不及,发射火箭弹吧。”
他的建议得到认同。不多时,1000多发火箭弹连续射向积雨云,在距北京城只有十几公里的地方这片乌云逐渐消散。此刻,距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仅有一个小时。
云过天晴,北京方面打来电话,感谢运十二机组及时监测并准确提供积雨云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国际奥委会气象组的一位官员赞叹:“消云减雨的效果非常好!”
第一个发现危害奥帆赛的浒苔
连日来,美丽如画的青岛海滨,奥帆赛上帆影婆娑。可在一个多月前,墨绿色的浒苔却在这里以惊人的速度大面积繁殖,即将举行的奥帆赛等奥运比赛受到严重威胁。
5月30日下午,当哈飞生产的“中国海监B-3843”运十二飞机飞抵青岛东南方150多公里处时,一块大面积的墨绿色浒苔进入视野。“这一情况十分异常。”警惕性很高的机组人员立即将情况上报至国家海洋局,成为发现苔害的“第一人”。
此后几天,这架运十二不断升空监测,发现这块浒苔顺风顺流大面积扑向青岛近海,进而堆积到岸边,这将严重影响奥运比赛。
坚决不能让苔害影响奥运会。一场消灭苔害的战斗在青岛打响。哈飞生产的另外两架运十二飞机和一架直九直升机奉命先后从天津等地紧急转场青岛投入抗苔战斗,负责苔情监测。
6月的青岛经常大雾笼罩,而胶州湾口外空域又是民航飞机频繁起降的空中通道。为了以最快速度传回浒苔害情况,“参战”机组打破飞行常规,增加飞行频率。有时一架飞机一天要飞两个来回,许多机组人员每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
他们提供的准确信息使相关部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用最快的速度消除了苔害。哈飞雄鹰为保证奥运赛事在青岛顺利举行立下大功。
创下低空低速飞行新纪录
很多人都曾为北京奥运开幕式上那沿中轴线迈向“鸟巢”的29枚焰火“脚印”所震撼。这一段看似由一架飞机跟随大脚印一步一步“走”向“鸟巢”的图像,动用了7架哈飞产直升机同时拍摄。
不了解飞行的人不知道,这种拍摄对直升机的高度和速度要求极高,只有保持低空、低速飞行才能拍摄出视觉效果较好的图像。然而,夜间低空低速飞行对直升机的性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飞行员们驾驶设计先进、性能优异的哈飞直九,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低空、低速飞行同样在航拍赛事中考验着直升机。自行车、马拉松、帆船、皮划艇等项目都需要直升机跟随选手一同前进,不低速飞行就会拍不到选手,不低空飞行镜头中的选手就会像一只只小蚂蚁。在马拉松和自行车比赛当天,一直下着大雨,阴云雨水等恶劣天气是低空低速飞行的大敌,而自行车公路赛从北京永定门出发,终点是长城居庸关,沿途有多个大角转弯和徒坡路段,这一切都给直升机航拍带来巨大飞行困难。可哈飞直升机再次以优异的性能完成了任务,并创下低空低速飞行的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