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搜 索
大兴安岭地区“四心”文明社区营造温馨和谐家园
2008-09-20 15:07:4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孙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0日讯 漫步大兴安岭社区,幢幢楼宇鳞次栉比,服务中心宽敞舒适,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党群贴心、生活安心、环境舒心、文化悦心”的“四心”文明社区,彰显着新时期林区的风采。

  瞄准全国一流水平

  走上高高的兴安岭,你会发现,最好最美的建筑都是社区服务中心。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委、行署明确了“社区硬件建设要瞄准全国一流水平,软件建设达到全省最好水平”的工作目标,举全区之力强力推进。

  坐落在北山脚下的卫东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搬进了新建的欧式小楼,不仅配备了微机、摄像机、照相机、复印机、投影机、电视机、电子显示屏、文化长廊、社区网站,还设置了棋牌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厅、科普大学、家长学校、公民学校等12个活动室。家住附近的刘大爷说,这里条件太好了,是我们心中的“鸟巢”。

  2004年以来,全区共投入社区建设资金1.1亿元,利用闲置房产折合价值6000多万元,建成社区服务中心(站)30个,室外活动场所22.8万平方米,社区服务信息平台32个,健身室51个,使全区41个社区基础设施全部达到或超过省示范社区标准。

  服务项目应有尽有

  每天上午,在十八站林业社区经济开发服务中心“社区中介”窗口前,总是人头攒动。居民组长陈秀荣热情地接待着想找对象、找工作、买卖房子的群众。一本本记满了百姓需求的登记册打开了她的话匣子,“这两年,已撮合成17对新人,促成30多起房屋交易,介绍工作的就更多了。”今年4月,社区居民李志华通过“社区中介”从王裕丹手里买了一处平房。他说,以前就得满街去贴小纸条,费时费力,影响社区卫生环境,如今,有了社区服务中心,不仅方便快捷,还分文不取,真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桥啊!

  近年来,为方便群众,大兴安岭分别将计划生育、民政事务、卫生服务、法律援助等30余项政府职能下沉到社区,实行一站式服务,开办了劳动保障、中介服务、法律咨询、计生服务、信访接待等10多个服务项目,实现了“小事不出家门,大事不出社区”。

  同时,各地依托政府信息网站还相继组建社区服务网,开设政务公开、办事指南、社区服务、社区论坛、领导信箱等近20个专栏,方便群众在网上及时办理业务,反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据统计,2005年以来,社区网站已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解决问题35000多件次。今年7月14日上午,一位网民在“社区论坛”上发出“加区人民路柳树长期没修剪,影响大家行走”的帖子,下午5时,当地建设局就在网上予以答复。两天之内,便将道路两侧的柳树修葺一新。

  文化娱乐丰富多彩

  79岁的罗万春是加区一个老年艺术团的团长,每天带领五六十人在卫东社区的活动室里排练节目,唱歌、跳舞、弹琴,心情好得就像20多岁的年轻人;十八站林业局退休职工练龙贞每天在社区体育馆打太极拳、舞太极剑、跳交谊舞、扭秧歌,忙得不亦乐乎!她说,原先我是个大胖子,参加文体活动,体重降了20多斤。

  在大兴安岭的每个社区,都活跃着合唱队、舞蹈队、健身队、乒乓球队、书画社等十几支业余文艺队伍,他们每年组织开展“文化广场活动”、“居民纳凉晚会”、“朗诵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书画展览”、“邻里全家福”、“邻里趣味运动会”、家庭才艺展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做到了春夏秋三季广场、社区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花园2区党支部书记李玉梅说,为参加“心手相连,共育邻里情”拔河比赛,有的居民从外地打车回来,有的居民磨破了双手,他们都深爱着社区,都想为社区出一份力。社区就像一块“磁石”,将居民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