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省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
2008-09-26 10:23:30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于鸿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6日讯 大兴安岭呼中区,这个曾经受资源和经济危机双重困扰、经济社会发展一度低速低效徘徊的林海小城,如今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街道已逐步被宽阔整洁的柏油路代替,而干净的呼中区只是大兴安岭地区的一个缩影。

  当地的做法是,首先发挥专业队伍作用,实行政府在垃圾场收购垃圾、按吨位付款的方法,解决了垃圾随意倾倒、“城里干净城外脏”、垃圾二次污染的问题;将城镇街路划段、居民区划分若干小区,与环卫工人签订承包合同,实行竞争上岗,以岗定酬,保洁质量与个人工资挂钩;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是大兴安岭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的另一件法宝。他们将每年5月定为“环境卫生月”,将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五确定为“全民义务劳动日”,重点治理背街小巷和居民区、建筑工地、公路铁路沿线等部位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

  记者注意到,大兴安岭地委每年夏季都选择“三个文明”建设在全区最好的单位,召开全区党政领导干部大会,现场组织参观学习,推广经验,并由地区给予100万元的重奖。有重奖就有重罚,当地每年都对乡镇林场前5名奖励一台价值10万元的环卫保洁车,对后5名处以10万元罚款。据了解,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用于环境文明建设的奖励资金达470余万元,奖励汽车20台,处罚金175万元。

  截至目前,大兴安岭地区用于城乡环境建设的投入达5.03亿元。购置垃圾运输车、封闭式垃圾斗、垃圾箱等环卫基础设施,重点改造了供热管网、给排水和城乡道路、居民棚户区,建设了较大规模的广场16个、公园17个;按照“三远离”(远离城区、远离河道、远离公路铁路沿线)的原则,重新规划设立了垃圾场,群众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