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日讯 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全文如下:
对口支援四川剑阁县灾后重建,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一个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黑龙江3800万人民向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的重要渠道,更是我省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尽管黑龙江还是一个欠发达的省份,但我们要以“重大义、顾大局、献大爱”的精神,把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任务很好地肩负起来,努力完成对口援建任务。
剑阁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但突如其来的“5·12”特大地震,使这里顷刻之间山河破碎,房屋倒塌,道路中断,痛失亲人,十多万群众无家可归,人民群众几十年创造的成果毁于一旦。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黑龙江省对口支援四川剑阁县灾后重建的决定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迅速行动,遵循“以人为本,统筹规划,项目援建,经济协作,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按照“救急、救民、救灾,推进协调发展”的总要求,积极推进援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前线指挥部和所有参与援建的同志克服了炎热、潮湿、水土不服、蚊虫叮咬、生活差异等方面困难,迅速开展工作,而且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尊重。(下转第二版)
重大义,顾大局,献大爱,是深植于每一个龙江儿女心中的优秀品格。实施对口援建期间,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捐款捐物,献计出力,一笔笔善款、一批批物资,源源不断涌向剑阁,展示了黑龙江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下一步工作,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坚持办快、办实、办好和求实、务实、做实,要不图虚名,不搞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好与当地党委、政府的关系,虚心听取当地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把黑龙江人民对四川灾区人民,对剑阁人民的浓厚情意传递到四川,送到剑阁。
在这场自然灾害面前,四川人民表现出了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庄严不屈、奋斗不止的抗震精神,表现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协作精神。对口援建剑阁,使我们有了更多机会了解四川人民,更好地向四川人民学习。我们要把四川人民形成的这种伟大的抗震精神和黑龙江人民创造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闯关东精神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其成为推动我们两省以及剑阁县、广元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