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4日讯 按照《省委常委班子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的统一安排,为更好地传达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省委10月22日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座谈会,交流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做法,研究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措施。宾县、绥芬河市、依安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同江市、集贤县、嫩江县、明水县等介绍了发展县域经济的情况。省直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委书记吉炳轩主持座谈会并作总结讲话,省领导栗战书、杜家毫、刘国中、吕维峰出席会议,栗战书、吕维峰作了讲话。
吉炳轩在讲话中指出,县域经济作为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省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把丰厚有利的资源优势发挥好、利用好,搞好资源深度开发和加工的必然要求。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制定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全省县域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吉炳轩强调,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来思考县域经济发展。要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加快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确保千亿斤粮食工程目标如期实现;努力提高粮食产业的经济效益,尽快把粮食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要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尽快把畜牧养殖业培育成推动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要大力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努力把绿色食品产业和特色种养业做大做强。要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尽快培育出一批加工规模大、产品系列化、品牌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龙头企业;要围绕能源矿产优势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和核心企业大力发展企业集群,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引进和发展新产业。要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总体规划,集中财力重点投入,尽快改善县域投资环境,把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尽力构建城乡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不断提高学校、医院、综合文化站等公共设施建设水平。要努力加快城镇化步伐,把县城和中心镇作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工业带动、资源开发、商贸流通、旅游度假等特色突出、各具优势、设施良好、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小城镇群体,构筑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体系。要全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各县(市)要加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互融、市场共兴。要搞好与垦区的合作共建,形成农垦带动地方、地方支持农垦、垦地一体发展的新格局。要搞好与油区、矿区、林区的合作共建,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认真搞好县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推进县乡机构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创新,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建立步伐。
吉炳轩强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省上下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统筹协调,合力推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破除干等死靠、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树立思谋发展、勇于创业、敢创大业、不甘人后、争当先进的思想观念。进一步破除消极畏难情绪、无所作为思想,树立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观念。进一步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树立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观念。发展县域经济我们起步已经晚了,许多好的机遇已经错过了。千层高楼,起于垒土,只要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就一定能把县域经济搞上去。
栗战书在讲话中强调,要充分认识县域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发展县域经济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要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增强产业在城乡一体发展中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搞好项目建设。进一步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合力。要推进体制机制完善创新,促进各种要素向县域流动。要在简政放权上下功夫,大力开展合作共建,建立健全帮扶机制。要抓好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搞好县城的产业规划和布局,以“三供三治”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搞好县城的资产经营,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放宽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搞好民营经济产业引导,分类指导民营经济发展,推动民营经济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