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尔滨市出台17项科技惠农兴农强农措施
2008-11-14 14:05:10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齐智杰 何秀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4日讯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为加快推进哈尔滨市农村改革发展,积极探索切合哈尔滨市实际的“三农”科技工作新路子,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哈尔滨市日前推出17项科技惠农兴农强农具体措施。

  据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市科技局按照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确定的哈尔滨市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总体要求,将以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为载体,以在哈高等院校、科研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区域主导和特色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重点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

  哈尔滨市将以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为重点,组织开展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其中包括:开展优质专用、高产稳产主栽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开展东农番茄、哈菜豆系列蔬菜新品种的抗病育种,培育抗干旱、耐低温、抗系列病害的蔬菜新品种,抗病力比普通品种平均提高10%以上;加快生物型水稻专用肥、农业用功能酵素系列产品、枯草芽孢杆菌生物农药技术研发,开发绿色健康无公害农业投入品,推动生物型水稻专用肥成果在企业进行转化并在田间应用示范,达到减少化肥用量10%以上;抓好猪无名高热病综合防控技术、牛羊布病疫苗、疫苗用SPF动物及附属产品开发,推动疫苗安全高效生产;搞好万寿菊黄色素和浆果紫色素提取、水产品中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牛乳品质分析快速检测、蔬菜及肉制品质量追踪溯源技术研发。

  重点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

  市科技局将重点组织实施农畜新品种应用、农作物高产栽培、奶牛胚胎移植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扩大先进技术覆盖面和辐射区域,扩大第一、二积温带丰禾3号,第二、三积温带哈丰2号玉米新品种应用示范面积,提高玉米品种抗干旱、抗倒伏能力。年示范面积分别达到15万亩和20万亩,单产比同积温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2%和15%以上;加大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关键技术、土壤板结退化综合治理技术、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华系大白猪新品种、优质高产奶牛体外性控胚胎移植推广示范速度,加大优质黑木耳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示范力度。

  重点培育一批区域优势产业

  以解决区域主导产业或特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为核心,扶持区域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能力。具体包括,推进区域新兴特色产业开发,推动松北及通河中药材栽培示范基地、双城樱桃谷肉鸭规模化养殖基地、依兰红菇娘种植及深加工基地、延寿大麻种植基地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围绕区域主要种养业技术瓶颈问题,制定标准化种养殖技术规程,并大面积应用示范;拓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以技术链延伸带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促使依兰大豆、木兰哈哈木兰米业、五常葵花阳光米业、香坊巴西菇等企业带基地带农户新型产业化模式进一步完善。

  重点提供一批惠及农村民生实用技术

  以解决农村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为关键,重点开展农村常见多发疾病防治、农村民居新型建材、农村新能源等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即抓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及其高危人群的干预研究”、“结核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研究”及农村人口优生优育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和应用等;推进新型墙体材料北方建筑用纸面稻草板生产与应用,重点解决好纸面稻草板产品防潮、防虫蛀、防火环保技术难题;开展农村沼气安全越冬、秸秆压块半气化常压炊事水暖炉技术示范推广,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型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