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哈尔滨外贸企业 是"危"也是"机"
2008-11-14 14:13:48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徐光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4日讯 11月的哈尔滨,气温骤降。

  席卷而来的寒流中,还夹杂着全球金融危机的阵阵“凉意”。

  虽然金融危机对东北地区企业的冲击还不是十分明显,但订单的减少、销售额的降低,已经让哈尔滨的诸多外贸企业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市商务局副局长王滨沙透露说,哈尔滨已连续5年实现进出口总额增幅超过20%,今年若没有明显松动也可能达到20%,但随着危机影响的深入,明年的情况就很难说了。

  变数丛生的市场

  在美国次贷危机、金融风暴等诸多因素拖累下,企业资金链断裂已在全球范围蔓延……受宏观经济影响,世界销售市场波动较大,国内出口形势已经整体低迷。

  以往,在分析哈尔滨市近年来外贸出口持续大幅增长的原因时,有关人士一直很自信:这是哈尔滨市机电、高新技术类产品与传统的家居、轻纺、食品类等实现结构调整的结果。但在全国出口形势几乎已成“寒冬”的情况下,这种自信已经明显底气不足了。

  哈尔滨光宇蓄电池有限公司的一位业务人员说,进入第四季度以来,受全球低迷的经济形势影响,已经明显感觉到客户订单需求有所推迟或缩减。而东宜木业销售部门负责人则直言,其公司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0%。

  受到宏观经济影响,世界销售市场波动较大。许多外贸企业说,由于担心找不到下家会蒙受购货成本的损失,再加上出口商品价格的波动,许多国外采购商采取收缩战略,轻易不敢下单,近期都在持观望态度。

  采访中记者发现,外国采购商把订单往后拖是本地各外贸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


 

  以生产经营刀具为主业的哈尔滨正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良勇告诉记者,由于行业的特性,其公司受影响情况到明年4月份后才能体现出来。虽然公司今年出口欧美的产品销售量没有下降,但是价格的波动使外商采购周期延长了。原先两三个月就下一个单子,现在采购商不停地观望,把采购期拖长到4个月,再下单子的时候还要往后拖。

  “国际金融危机使各个国家的大部分客户面临资金紧张,很多原有项目被取消或推迟。”光宇蓄电池一位业务人员说,这将降低外国采购商对国内出口产品的需求,未来更为严酷的价格竞争将使企业的盈利空间进一步降低。

  在哈尔滨轴承集团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看来,这种情况正在成为现实。据哈轴外贸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钢材的价格从3800元/吨一度攀升到7500元/吨,现在价格是4900元/吨,这就使得之前用高价原材料加工的产品背上了沉重的成本负担。而近期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仍在波动,部分竞争对手已经调低了产品的价格。他说:“我们正在观察中,随时得做调整,来应对不利的销售形势。”

  据了解,针对金融危机对国内外贸企业的影响,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从本月1日起适当调高了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但这究竟能起到多大的刺激作用,业内人士并不乐观。他们普遍认为,退税率的调整只能暂时缓和外向型企业面临的压力,并不能扭转目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出口下行趋势。

  寒意侵袭外贸企业

  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汇率提高……受多重因素影响,从去年开始,许多出口企业遭受巨大损失。近期,全球金融危机的“寒风”吹过之后,哈市诸多外贸企业也患上了“感冒”。

  首先,作为哈尔滨市出口商品主角的机电类产品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近一个月来,巴西货币大幅贬值,整个银行系统面临严重问题,直接导致当地客户拟购的700台车一直开不出信用证。”哈飞汽车国际贸易部项目经理耿涛介绍说,占据公司海外销量90%以上的巴西、美国、智利等前10位市场受危机影响较大,公司销售已经受到冲击。

  耿涛预计,危机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甚至更加严重,“每年第四季度都是公司销售业绩最好的时候,销售额占全年份额的1/3。但目前来看,完成销售任务已经困难重重。”

  而作为经济状况晴雨表的飞机制造业,则更能反映出诸多外贸企业面临的现状。

  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的仓库里,如今存放着9架飞机的散件。公司副总蒋达说:“按原计划,公司今年预计组装成机15架,但目前只售出6架,到年底最多还可以再售出两架。”也就是说,这里将有7架飞机的进口散件被压在仓库中。蒋达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目前很难看出明年的形势。

  更为糟糕的还是家具轻纺业。这个行业也是在这轮金融危机中受国际市场影响最深、出口减缓最为严重的行业———部分企业已开始出现亏损。

  作为哈尔滨市家具出口大户的哈尔滨金豪家具有限公司,在其出口业务中,美国和欧洲市场分别占75%和25%。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说,美国次贷危机使其在美国市场遭受重创,此后虽然寄希望于欧洲市场,但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其欧洲市场也冷淡起来。虽然手中还有订单,但从今年9月份开始,企业已开始亏损。

  危机下的调整

  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欧美市场需求急剧萎缩的背景下,诸多外贸企业不得不早做打算,不少企业开始改变市场策略———挖掘国内市场。

  生产木制家具部件的东宜木业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产品主要出口美国市场。如今,在次贷危机中日渐低迷的美国房地产业让东宜木业饱尝其苦。公司销售部负责人透露,企业打算开拓新的市场———面向欧洲和国内,以此来摆托单一市场带来的被动局面。

  “在所有行业中,医药行业是受影响相对较小的行业,但哈药集团的出口订单也普遍下降20%以上。”哈药集团进出口公司经理徐浙龙介绍,集团今后要开发国内潜在市场,把握好国内下游产品的生产厂家,作为出口量下降的补充。

  有关人士指出,从事外贸出口的制造企业,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技术水平,都要比一般企业强。他们能生产出符合欧美市场严格要求的产品,那么也能生产出受中国老百姓欢迎的产品。从以前的单一外向型转向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将是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出口制造企业的主要出路。

  但是,也有学者对此泼出冷水:国内消费需求毕竟有限,遭受危机重创的外贸出口企业重新洗牌是不可避免的。

  面对种种不可预知的情况,调整产品结构、增大产品技术含量提高竞争力、削减固定开支、降低人力成本等成为哈尔滨市各家外贸企业的应对策略。


 

  是“危”也是“机”

  虽然对于明年市场的前景,大部分外贸企业都持悲观或者保守态度,但也有部分企业在这轮危机中还是看到了机遇。

  近年销量接连下滑的继佳纺织有限公司,虽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更加举步维艰,但该公司却认为,这次危机可能会淘汰掉一批小企业,这样行业市场会好起来,从这方面来说对他们企业也是有利的。

  虽然从9月份起订单就锐减,但海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家象却说:“在危机中,受淘汰的不仅是国内企业,国外企业也面临着洗牌,对我们来说也是有机遇的。”他介绍说,美国一著名企业近日毫无征兆地到其公司考察,两天后就决定用他们的产品了。这在以前,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实现。分析原因,他认为是“以前一直和这家美国企业合作的德国公司出现了问题”。据说近期同样是不请自来和他谈合作事宜的还有韩国的三星公司。

  与此同时,南方大批企业的倒闭使数万管理、技术人员几乎一夜间失业,本地一些企业已抓住时机招贤纳士,为今后发展积攒后劲。

  参加广交会的第二天,听说位于东莞的国内最大玩具加工厂“合俊”倒闭,正德科技总经理陈良勇马上移师东莞,在“合俊”高薪招聘到好几位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由于工厂远离市区,人们不愿过去,海格科技长期人员短缺。董事长杨家象介绍说,现在突然有一些从南方回来的人到他们那儿应聘了,企业由此可多招一些优秀人才。

  商务局:政府与企业共渡难关

  市商务局副局长王滨沙指出,虽然哈尔滨市多家外贸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与南方企业相比,哈尔滨市外贸产品结构优势已凸显———出口产品以非大众商品为主,而且技术含量相对较高。

  事实上,哈尔滨外贸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的确略胜一筹。到目前为止,哈尔滨外贸企业还没出现停产或倒闭。但这种优势能有多大、能持续多久?手中尚有订单的各外贸企业,仍是“手里有粮心也慌”。

  对此,相关部门也不敢掉以轻心。

  日前,市商务局专门召开对外贸企业调研座谈会,向本地20余家重点外贸企业了解情况,共同商议应对措施。会后,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将根据今年的实际情况,制定措施,为扩大外贸总体规模、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同时为外贸企业争取相应的政策加以扶持,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