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3日讯 近日,张海迪当选中国残联主席的事情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在所有关注的人群中,有一对“漂”在北京的来自我省铁力市的残疾姐妹的祝福很真诚,她们因为疾病与张海迪相识,她们因为坚强得到张海迪的鼓励,在她们用手慢慢敲出16万字的长篇自传体爱情小说《如果我能站起来吻你》出版之前,张海迪看了书稿深受感动,并连夜为此书写序。
![]() |
春曼和心曼 |
办公室的电脑上,MSN要间隔好半天才能闪一次。虽然看不见,但记者能想到,网络对面重度残疾的姐妹,该是如何费力地敲击键盘。不知道北京的冬天冷不冷,但愿网络对面的那对姐妹花,不会受到北京冷空气的侵扰。
不久前,记者接到了姐妹中的姐姐打来的电话,说她是春曼,记者就想起她们是谁了——三年前,记者接到了春曼的电话,知道了她们的经历。三年后当记者再次接到春曼的电话,她告诉记者,她们一家搬到了北京,成了“北漂”一族。正常人想在北京漂都很难,况且是这样的一家人。“我和妹妹想利用生命的最后时间,拼搏一下。北京的机遇更多一些。我们一定要拯救自己,拯救妈妈的命运。”听了春曼的话,记者的心情很沉重。眼前出现了一对儿被雨水打湿了翅膀的蝴蝶,她们飞得那样艰难,却又那样执著。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姐妹合写的第二部自传体爱情小说《如果我能站起来吻你》出版了。”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记者由衷地替她们高兴。
姐妹写出第二部小说
因为残疾,她们是一对儿让人同情的姐妹;因为坚强,她们也是一对儿令人敬佩的姐妹。
这对儿残疾姐妹的老家在我省铁力市桃山镇。姐姐叫春曼,1974年生,妹妹叫心曼,1976年生。她们都患有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身体重残。在她们很小的时候,父亲因意外事故永远离开了她们,母亲带着她们和弟弟生活。姐妹俩没上过一天学,却依靠顽强的毅力自学写作,从1995年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20余万字,2005年出版自传体文集《生命从明天开始》。
爱情是美好的,每个人都渴望,春曼心曼也不例外。自从2005年出版《生命从明天开始》后,姐妹俩就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出版一本自传体爱情小说,通过书中对主人公的描写,抒发姐妹俩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
经过两年多的构思,2007年夏天,姐妹俩在北京志愿者协会理事张大诺的鼓励和指导下,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姐姐春曼的病情更严重一些,几乎无法用电脑打字,妹妹心曼就成了姐姐的“打字员”,其实心曼自己打字也很困难,手指打不了几个字就累得生疼,她就停下来活动活动手指,稍好一点再接着写作。
2008年春节,姐妹俩都患上了感冒,而后又都引发心脏病,妈妈把她们送进医院抢救。躺在病床上,看着医院的天花板,看着急得团团转的妈妈,姐妹俩突然感到很绝望,她们甚至害怕上天不能给她们完成创作的时间。她们在心里祈求:让我们完成我们心中最美丽的梦吧!在大家的鼓励下,姐妹俩转危为安。
终于,在2008年3月28日,姐妹俩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如果我能站起来吻你》创作完成,全书16万字,描写的是一对残疾姐妹漫菲和冉菲对爱情的追求。
张海迪连夜为新书写序
书稿创作完成后,姐妹俩四处寻找出版社,希望尽快出版。
今年8月,姐姐春曼突然病重,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看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姐姐,看着被生活击倒的母亲,妹妹心曼心如刀割,她害怕姐姐来不及看到书出版的那一天。她心里默默祈祷:上天啊!再给姐姐一点时间吧,让姐姐看到自己辛苦创作出来的书稿面世的那一天吧!
让心曼意想不到的是,8月末的一天,她突然接到了安徽文艺出版社的电话,出版社的编辑要去了书稿的电子版,并连夜看完,第二天就向主编汇报。
9月3日,一个让姐妹意想不到的惊喜发生在她们身上——这家出版社的社长和副总编辑专程赶到姐妹俩在北京的出租屋……一个月后,飘着墨香的《如果我能站起来吻你》面世了。事后姐妹俩才知道,这本书之所以能这么快面世,是因为出版社为了让春曼看到自己写的书出版,用最快的速度出版了此书,还推掉了原来的出版计划。
出书之前,出版社的编辑找到了张海迪,希望张海迪能为此书写序。张海迪连夜看完了书稿,她被姐妹俩的精神所感动,称赞说:“小说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想了很多文学以外的事情。我们被这个故事告知,生命中什么最值得珍惜……在我的心里,她们将是永不凋零的姐妹花。”
让人高兴的是,顽强的春曼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身体也渐渐康复了。
苦难的生活,乐观的文字
在电脑上浏览春曼心曼的博客文章,常常被姐妹俩轻松诙谐的文字逗笑了,在她们的博客中,也有很多对生活现状的描写,从文字中能够看出生活的艰难,可是你却读不出一点辛酸。
“我买了6个花瓷碗和一个粉红色的纱窗门帘儿,天儿太热了,我家出租屋旁边是一家小吃部,卫生条件我不敢恭维,不过,去他家串门的苍蝇比较多……”
姐妹俩的感人经历经过多家媒体报道后,被全国各地的人知晓。很多人被姐妹的坚强所感动,他们为姐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细心的姐妹把好心人的帮助都记录在自己的博客上,她们是在用这种方式感谢那些帮助过她们的人。
“北漂” 为梦想为家人
正因为这样,姐妹俩才萌生了“北漂”的想法,“我们一定要拯救自己,拯救妈妈的命运。”心曼说,不管是治病还是将来的发展,北京都会带给她们更多的机会,而且她们去北京后,弟弟也可以在北京打工,赚的钱会更多一些。心曼说,她和姐姐知道,这辈子,可能只有这样一次机会,只有一次拼搏的机会,如果她们犹豫了,恐怕以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她们到北京闯荡。
在今年4月初,她们卖掉了老家的房子,卖房款还不能还清所有外债。在年迈的姥姥的哭声中,她们一家人流着泪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在北京人高伟的帮助下,她们在北京石景山区五里坨租了一处只有14平方米的小房子。
到北京后,弟弟在酒店做了保安,弟媳打工。母亲照顾她们姐妹俩,还有5岁的孙子。
在北京,姐妹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在网络上开了一家网店《春曼心曼倾诉小屋》,在为别人解决心灵困惑的同时,还签售自己的第一本书《生命从明天开始》和第二本书《如果我能站起来吻你》,每本书上都会有姐妹俩的赠言。她们还代理化妆品和十字绣等时尚物品。心曼说,她们的店铺每销售一件商品,都会按比例捐助爱心工程,用于资助贫困母亲,以此回报大家对她们的关爱。她们每天的时间除了经营网店、更新博客外,还有一项工作是每晚固定时间接听公益热线“春曼心曼心灵关怀热线”。
“让姥姥住进有卫生间的房子”
有一天心曼做了一个梦:梦见年迈的姥姥来北京看她们了。醒来时,心曼哭了。年迈的姥姥寡居多年,也需要人照顾,可是因为妈妈要照顾她们姐妹,实在没有精力照顾姥姥,心曼知道,这是妈妈心中最大的内疚。心曼在日记中写道:“姥姥,您别哭,我们也不哭,好吗?等我们能租到大一点的房子,有卫生间和暖气,咱就不烧炉子了,就把您接到北京和我们一起生活,您等着,等着外孙女兑现诺言,好吗?我们拉勾,一定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