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8日讯 省交通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交通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调研工作与解决突出问题、指导交通工作实际、推进公路建设三年决战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深入调研和成果交流,进一步认清了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了推进交通科学发展的努力方向,研究制定了加快交通发展、服务保障民生的对策措施。
一是围绕三年决战目标任务全面加快公路建设步伐。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需要出发,抢抓国家拉动内需政策大好机遇,采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如期实现。第一,实施“五个突破”,超常规推进前期工作。突破常规周期,最大限度加快勘察设计进度;突破作业流程,同步开展外业勘测工作;突破程序规定,先期办理林业行政许可手续、采伐证,为工程全面开工争取时间;突破政策常规,取得交通运输部计划安排上的大力支持;突破部门壁垒,使公路建设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第二,拓宽“五种渠道”,积极筹措公路建设资金。争取国家交通运输部补贴,交通运输部已明确表示对我省190亿的补贴给予支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落实省补资金,省财政四年拟投入公路重点项目资本金80亿元,农村公路配套资金7亿元;积极落实银行贷款,搭建信用结构,由省政府承诺补贴还贷缺口,401亿贷款已基本落实;强化交通规费征收,全年交通规费可达到49.6亿元;构建公路融资筹资新模式,采取促动地方政府和行业投资、鼓励施工企业带资、落实地方政策性出资等方式筹集资金。第三,采取“四项保障措施”,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制定和实施了《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资金拨付管理暂行办法》“四个办法”,为加快公路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改革组织和领导方式,构建以厅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为载体,以项目报批、工程建设、技术管理和资金筹集四个推进组为依托,以各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为支撑的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战时”新体制,为加快公路建设提供了体制保障。加强质量控制和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四级质量保证体系,整合公路质检部门力量,落实每一个环节的责任制,严把质量关口,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公路科技含量,为加快公路建设提供了质量保障。强化了组织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工程建设全方位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为加快公路建设提供了纪律保障。第四,实施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指导,加大扶持力度,实施以奖代投,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推进养护体制改革,落实具体措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进度,建成农村公路60799公里,在“十一五”期末率先实现村村通目标。
二是围绕松花江梯级开发全面促进水运持续发展。把松花江梯级开发纳入交通总体建设规划,按照“加快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开发建设力度,把松花江梯级开发与“十一五”水运建设规划相统一,突出松花江梯级开发、航道建设、港口建设。把松花江梯级开发与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港口码头配套设施建设、公路大桥项目、电力规划、地方旅游项目及江海联运等相统筹,使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发挥效率。把松花江梯级开发与综合利用水资源相协调,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建设资金问题。
三是围绕现代运输网络建设,全面提升运输服务保障能力。着眼于提升公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建设高效便捷的道路运输网络。结合高等级公路建设进程,加快发展快速客运、快速货运;结合农村公路建设进程,加快发展农村运输,大力实施农村客运村村通工程,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步伐,促进运输服务城乡一体化;结合沿边口岸公路建设进程,加快发展国际道路运输;结合旅游景区公路建设进程,加快发展旅游运输,使公路投资效益、建设效益和运营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着眼于提升水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大力发展江海联运。充分发挥水路运输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实施以航电枢纽建设为核心的松花江梯级开发,实施以提高界河主要开放港口通过能力和满足江海联运为重点的港口建设,实施以嫩江、松花江下游和界河航道治理为重点的航道建设,努力把江海联运打造成繁荣地方经济的黄金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