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就业
搜 索
金融“寒冬”VS大学生就业先就业再择业为上策
2008-12-07 21:56:3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蒋国华 赵宇清 郭俊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近期举行的高校供需见面会现场火爆。  

  在金融危机下,原来不乐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显严峻。明年我省大专以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20万人

  “找工作真挺难的,我能和无锡一个事业单位签约算是挺幸运的啦。”面对记者,明年即将毕业的黑龙江大学俄语专业学生张伟十分感慨。“从今年9月份开学,我就捧着一沓精心制作的求职信,辗转于各类招聘会,大小参加了近50场。”

  “金融危机的影响显而易见。”黑龙江大学就业中心的周志国老师直言不讳,“韩国的LG公司今年6月到9月一直与我们频繁联系,并正式发函要到我校招聘韩语专业学生,可现在却悄无声息了。”

  大学生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张伟的求职经历和周老师的介绍,让人愈加清晰地感觉到全球金融危机对我们这个内陆省份就业形势的影响。

  近期举行的高校供需见面会现场火爆。

  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 2009年我省大专以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20万人,比2008年增加2万人。通过深入走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高校及有关就业指导机构,得到的信息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我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结构性矛盾、社会就业观念滞后等问题仍很突出,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新情况,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张明华说,就业工作要“两手抓”。从学校方面讲,各高校主要领导重视,就业指导部门认真研究就业需求,开拓省内外就业基地,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是应对就业寒流的良策。而毕业生本人认清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放下身段”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基层单位就业,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之路,有助于扩大就业渠道。目前,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的优惠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

  东北农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忠祥说,今年的就业形势不是很好,企业减员减产,用人岗位也随之减少。我们学校2009年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有3566人,研究生有1017人,毕业生的人数在省内高校中算是较多的,学校为解决就业难题多管齐下:在网上提供用人信息;在主楼的橱窗设置用人信息专栏;回访毕业生,通过校友联系用人单位;多方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召开招聘会;集中派出20名工作人员到长三角、珠三角等人才需求较大的地方挖掘用人信息;召开校院两级家长座谈会,转变家长的传统就业观念……

  “考研族”数量增加

  李忠祥说,东北农大的专业以农科为主,园艺、食品、动物医学都是些比较艰苦的行业,工作环境也很艰苦,学生们不爱去,虽然这些专业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很少能有人坚持下来。学生学的是农科专业,却没做好到农村去的心理准备。农业产品的深加工程度很浅,就业链条难以延伸。

  今年以来,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金融、IT、地产、制造等行业受到冲击,这些行业的公司纷纷裁员或削减新员工数量,行业总体需求呈现下降趋势,致使行业所属各类公司纷纷调整其原来的校园招聘计划。哈工大招生就业处处长慕永国告诉记者,虽然用人单位在校内发布招聘信息的数量有增无减,但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总量和实际岗位需求同比却略有下降。从当前来看,本科生的就业情况略好于研究生。由于研究生的就业预期更高,致使其对用人单位保持观望。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让毕业生在就业时带着项目参加招聘会。

  据哈医大学工部部长杨平介绍,哈医大明年将有1300多名本科生毕业,其中30%的学生都要考研,而在临床专业,考研的比例能达到90%。这是因为,绝大部分学医的学生还是渴望进入三甲医院,而随着医院对医生学历要求的水涨船高,考研已成为唯一出路。另一方面,学生的就业心态也日趋平和,不再把眼光死死地盯在省会城市和三甲医院上了。学校还积极开拓省外的就业渠道,并与西安、天津、青岛等地的医院都建立了联系。今年天津的社区医院就在我们这里选了一些本科生。

  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永昌说,近几年人才市场一直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局面,想要保持居高不下的就业率,首先就得在办学格局上下功夫。我们学校的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办学格局,转好三个“呼拉圈”:就业围着市场转,教学围着就业转,全院围着教学转。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在实习中寻找岗位,在创业中创造岗位。与此同时,学校也在多个城市的大型企中建立了就业办事处,委托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提供用人信息。

  调整职场预期是关键

  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刚刚进入实习求职期,就遭遇全球经济危机,很多学生变得焦虑、烦躁。即将毕业的哈师大学生陈雪说,“目前最大的压力是就业,远远高于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对此,多年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就业处的杨兰生老师认为,要实现顺利就业,大学生要从改变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做起,以平常心面对,冷静选择。

  日前,做客东北林业大学“东林文化大讲堂”的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我省谈到大学生就业这个话题,他认为“整个社会教育水平提高后,大学生就要准备将求职目标降低,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茅于轼说:“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增加了很多倍,但市场对大学生提供的岗位没有增加,这就需要新的就业机会,便出现了有些原本不需要大学生的岗位也用起了大学生的现象。”

  茅于轼表示,整个社会教育水平提高了,职业的划分就会出现变化。“在发达国家,各级人员的水平普遍都比较高。其实,接受大学教育不仅是为了有一个好工作,多挣钱,而是懂得人生,享受人生。”

  哈师大就业指导处的张旭东认为,大学生首先要有“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特别是金融、房地产专业的毕业生,要向相关联的岗位看齐,用自己的综合素质去应聘。要珍惜就业机会,提高岗位的忠诚度。要降低职场预期,避免高不成低不就。要有岗就上,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主动参加招聘会,积极推荐自己。同时调整求职状态,客观评价自己,低调进入社会,低姿态地求职择业。经济低迷期总会过去,关键的是选好行业,做好职业定位,同时进行一些充电学习。

  据了解,我省日前已全面展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通过评估,推动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促使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零售业成大学生

  自主创业最集中行业

  大学生最初创业先从零售老板干起的居多,仍更多地集中在传统行业。2007届大学生自主创业分布最多的三个行业依次是:零售业(19.2%)、文化体育教育和娱乐业(13.6%)、制造业(10.1%)。而在金融、保险、法律业、IT业的比例相加起来不足11%。(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我省毕业生以每年

  2万人的速度递增

  近几年我省大学毕业生以每年2万人的速度递增。2006年为14万人,2007年为16万人,2008年为18万人,2009年为20万人。2006年至2008年我省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6.69%、79.31%和79.55%,就业状况比全国平均水平略高。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