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网12月15日讯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齐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此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对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的一次具体实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这必将会对齐市户籍制度改革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有关专家认为,改革户籍制度是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农民虽已进城务工,但农民的身份没有变,没能够在城市获得合法的市民资格、平等的待遇和实现安居乐业。一些名义上取消了农业、非农业两种户口的地方,并没有在福利制度上发生实质性改变。这种状况使城镇化处于一种僵持状态,增加了社会成本。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加速工业化的同时,使更多的农民工真正变为城市居民。
改革户籍制度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是今后几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主要任务,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就是在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
改革户籍制度是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以户籍为分界的社会管理制度,导致我国出现了一个庞大的既脱离农村社区组织,又脱离家庭的群体。边缘群体是一种过渡性社会现象,较为复杂,需要加以整合。否则,会对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消极影响。顺应农民工安居乐业的要求,加快外来人口本地化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必须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提高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农民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齐市即将全面推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面缩小城乡差别,取消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性质的重大改革。此次改革将以打造全省城乡一体化先行地、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为总体目标,以解放思想,打出“城乡一个户口本”为改革旗帜,采取“准入式”、“一元化”方式,精心组织实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齐市改革后的户籍管理制度,将建立城乡统一、按照公民固定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达到历史性变革农民身份、全市567万居民统一户口本的最终目标。改革必将对拉动齐市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齐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重大而深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