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8日讯 由于基础薄弱、地域偏远等原因,多年来,黑河市财政经常捉襟见肘,收入增长缓慢。2001年以来,黑河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财源建设工程的有利契机,坚持“地缘+资源+外援=财源”的财源建设理念,扶持了一批见效快、财政贡献大的财源项目,财源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财政收入连续保持较高幅度增长,特别是2008年,市本级财政收入增幅历史性跃居全省前三,其中财源建设项目贡献占财政收入增收总额的57%。
建立园区生财
黑河市是国家首批沿边开放,集国贸、边贸、民贸和旅游为一体的口岸城市。2003年,成功引进俄罗斯廉价电力,建设载能工业园区工作迫在眉睫。当时,黑河市投入1400万元建设资金,辟建了以生产工业硅为主的五绣山俄电加工区,生产的电子、纺织等轻工产品在俄罗斯市场非常畅销。截至目前,入区企业已累计上缴税金7135万元。
2006年,黑河市适时投资兴建西南俄电出口加工基地,该项目被省财政厅列入财源建设示范点。目前,已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基地实现了“五通一平”。
据黑河市财政局介绍,园区计划2008至2009年,完成园区一期基础设施及“前店”建设,发展果蔬、高纯度金属硅、电石化工等对外出口和利用俄罗斯能源资源产业;2009年至2012年,利用中俄自由贸易“窗口”,通过以商招商,吸引国内知名产品落户园区,发展“前店后厂”模式。目前,已与700家客商签约入驻,其中省以上名牌企业108家。今年引进开工项目3个,总投资2亿元,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47.3亿元,税金2.7亿元。到2012年,入区企业将达到30家,实现工业增加值50亿元,企业上缴税金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黑河对俄出口基地将成为我省北部沿边开放带产业发育和延伸的重要平台,黑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财源建设的重要支撑。
挖掘潜力聚财
黑河市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生产已粗具规模。对煤炭企业的税费征缴一直采取企业自报产销量的自然征管方式,存在煤炭企业隐瞒产量、漏报销量等现象。市财政部门通过调查,2007年黑河市煤炭主管部门统计煤炭产量为350万吨,税务部门完税计量300万吨,而2007年仅通过铁路外销煤炭就达400万吨,税费征缴存在较大漏洞。
为彻底改变矿产资源税费征管现状,实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经济优势转变为财源优势的目标,黑河市财政部门提出了加强矿产资源税费征缴工作的建议。日前,黑河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企业产销量统计办法加强税收及价调基金征管工作实施意见》,完善煤炭企业产销量统计管理的各项制度,完善重点税源监控体制,依法治税,挖潜增效。2008年5月12日成立了调查大队,截至2008年10月末,全市煤炭行业收缴矿补费1200万元,同比增长300%,实现税收10080万元,同比增长118%。预计全年可实现税收1.2亿元,同比增长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