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3日讯 当节日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离家的游子也踏上了回家的旅程。而此刻,比他们更紧张、更忙碌的就是铁路一线的职工们。战风雪保春运,只要在岗,一刻都不能松懈。13日至15日,记者来到海拉尔铁路地区,所闻所见感受一线职工的工作艰辛。
风雪中“天窗”作业
海拉尔铁路地区是哈尔滨铁路局管辖内比较偏远的站区。由于气候变化大,这里的铁路养护十分复杂。14日11时,记者来到海拉尔工务段西岭口线路工区。一望无际的千里滨洲线上,寒风凛冽,雪花纷飞。这一天的气温是摄氏零下26度,工人们告诉记者,这已经是近一段时间来最暖和的一天了,前几天达到摄氏零下30多度。
此时,工长郭玉胜正领着几个铁路工人进行铁轨防冻害垫板作业,俗称“天窗”作业。郭玉胜告诉记者,“天窗”作业就是工人巡路时发现问题后,向工务段调度申请,调度选择列车运行的间隔留给工人们进行垫板作业,这对速度和质量的要求都很高。因为规定时间一到,就会有列车驶过,如果干得不仔细,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时间一点点过去,郭玉胜和工友们又一次完成了“天窗”作业。可此时早已过了吃饭时间。郭玉胜说,工区线路长,返回办公区吃饭会耽误太多时间。所以,每天早晚两顿饭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常事。
53岁的线区工人郭玉峰告诉记者,每年春天,映山红就会遍地开放,整个山区都会变成粉红色。那个时候,看到火车安稳驶过,他们觉得既骄傲又幸福。
“老虎口”下的巡路之家
兴安岭线路车间新南沟工区是全国有名的八大困难区段之一,这里高坡大岭、四面环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老虎口”。工区内曲线多、三折多、冻害多,是滨洲铁路干线上最重要也是最艰苦的咽喉瓶颈区段。这里一年无霜期只有60天,工区内仅住1户人家。14日16时,记者来到这里,遇到了刚刚巡路归来的张新春。
今年37岁的张新春已经在铁路一线工作17年了。作为一名巡道员,他每天要一个人背上15公斤重的工具走上14公里。张新春告诉记者,他的工作就是沿着铁路线,检查线路“三折”,即铁轨、夹板接头螺丝、辙叉。一天要走七八个小时。冬天迎雪、夏天冒雨,张新春的手脚早已变了形。记者看到,刚刚换下的鞋子也湿透了,鞋垫因为冻住很费劲才能拿出来,可他的脸上依然挂着纯朴的笑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新春的家里有6口人在铁路一线工作,他的叔叔张巨福曾荣获火车头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家几代人在新南沟累计巡道30年,是一个典型的巡道工之家。
已退休多年的张巨福告诉记者,每逢春运他总要从20多公里外的博克图镇赶到工区,和大家一起探讨线路安全问题,一起交流业务经验,还要陪儿子和侄子上道检查一段,在线路上看到曲线侧磨严重,就会告诉晚辈现在开行的重载列车多,检查要格外小心。
在岗一分钟负责60秒
15日10时,记者来到博克图火车站。虽然已经进入春运,但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大厅的秩序十分井然。副站长房汉忠告诉记者,作为三等区段站,这里每天要过19对客车、116列货车。由于过往的货车都需要重新编组,因此站里的调车组是最忙的部门之一。
采访中,正巧有一列满洲里方向驶过的煤车经停这里。调车组成员立刻行动,仅用40多分钟,就卸掉4节车厢,又挂上13节车厢。记者在车站值班室看到,一张写有“在岗1分钟,负责60秒”的牌子挂在醒目的位置上。房汉忠对记者说,铁路工作来不得一点儿马虎,尤其是春运期间,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每秒钟都要认真对待,确保人车安全。
海拉尔铁路站区只是哈尔滨铁路局众多站区中的一个缩影。为圆满完成2009年春运任务,哈尔滨铁路局以确保旅客列车安全为核心,以最大程度满足旅客需求为重点,突出安全、能力、秩序、服务、售票“五位一体”,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春运平稳有序。春运以来至20日,全局增开临客42对;发送旅客267.3万人,同比增长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