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省林业厅研究制定推动林业发展措施
2009-02-06 10:19:29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6日讯 省林业厅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针对查找出的影响和制约全省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了推动林业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林业经济总量,提高林地产出率。针对国家提出的我省木材采伐量由目前的816.7万立米调减到405万立米的新要求,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区经济,搞好林业综合开发,充分利用林地、林下资源,保证木材减产但产值不减少。提高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水平,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经营;不断加大产业发展力度,推进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由资源依赖型、管理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管理集约型的循环经济转变,逐步减少对木材生产的依存度,增强职工个体私营经济能力,推动林业产业发展;通过发展林业生物技术,加快培育优质、速生、丰产的林木优良新品种,加快研制生物肥料、生物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生物产品,发展林业生物产业,形成完整的林业生物产业链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提高林地产出率。到2010年,争取实现全省地方国有林区林业总产值300亿元,由现在占全省林业比重46.2%提高到50%。

  二、全面提高造林质量,加快平原绿化进程,促进资源协调发展。尽快解决目前广泛存在的中龄林采伐问题,改变我省目前中龄林采伐量占85%以上的现状,切实执行“可采蓄积”的择伐。加大森林抚育力度,加快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同时,为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巩固黑龙江省对俄进口原木占全国50%的战略地位。实行分类指导,加快西部、东部平原地区绿化进程,增加森林覆盖率,促进区域之间森林资源平衡、协调发展。努力提高东南、北部地区林分质量。实现“十一五”时期我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公顷蓄积提高20%的目标,完成省委提出的绿化龙江大地的任务。

  三、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增强林业发展后劲。加大全行业教育培训力度。突出抓好林业行政管理人才的培训,加强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抓好职业技能人才和林农培训,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加强林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突出科技带头人和基层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林业科技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强林业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及时把德才兼备、业绩突出、作风过硬、热心林业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选好配强基层林业领导班子。牢固树立“大林业、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按照优化基础产业、壮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开发优新产业的指导思想,逐步实现项目龙头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名牌化、投资多元化格局。要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林业职工和农民的致富门路。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等景观优势,大力推进森林旅游,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四、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落实人员机构编制,推进林权制度改革。针对全省集体林权管理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突出林农得实惠、生态受保护这一林改主线,明确时间、方法步骤,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加强对林改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使干部群众全面掌握各项林改政策,明确方法步骤,确保林改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林改配套政策的研究,对已完成主体改革的试点县(市),要在配套改革方面进行研究。积极和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协商,探索开展林权贷款、抵押等信贷业务;积极协调解决林改机构、林改人员编制和林改工作经费问题。

  五、加快新林区建设,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改善林区社会环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乡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林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科学规划林区小城镇布局,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搞好水电、供暖、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房地产开发,多渠道投入,扩大住宅供给,实现人口聚集。加快林区小城镇建设步伐,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度、增强特色、强化功能的要求,力争用3-5年时间将林业局、林场(所)建成生态小城镇,根据资源分布、地域条件和生产布局,整合撤并林场(所),搞好中心林场建设;提倡用沼气、煤和液化气,改变能源结构和“烧柴取暖”的生活方式,加速建设节约型林区。加强小城镇社区建设,不断扩充社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职能,承接政事分离和企事分离的社会服务与管理职能;要与引导企业聚集、市场建设、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实现绿色生态居住、工商产业发展、文化娱乐休闲、公共事业服务功能配套,创建新型现代化林区社区。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