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3日讯 记者从11日召开的“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国土部门将围绕全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以支持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为主攻方向,确定五项重点工作为扩内需、保增长提供坚强的资源保障。副省长于莎燕出席并讲话。
以服务“十大工程”建设为重点,特别是要把全省交通网络建设“三年决战”、水利、能源等基础建设项目和各类民生工程项目作为重中之重,积极主动地做好资源保障。对项目超前介入、主动对接、跟踪服务;改进建设用地审批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规划统筹,合理使用年度计划指标。用足用好全年用地指标,把有限的指标用在重点项目上。
继续实施土地整理规模化工程,启动实施好2008年确定的8个新建项目;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重点清理8大城市批后土地供应情况,对底数不清,未供面积较大的市,将暂停今年的批次报批。今年上半年要全面完成29个省级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严格执行供地备案制度,着力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批而不供、供而不建、供而不备等问题。
今年要重点抓好2008年已部署11个项目的实施,在大小兴安岭成矿带围绕贵金属、有色金属开展基础地质勘查工作,力争发现10处以上找矿远景区和5处以上的勘查靶区;继续加大东部矿集区的煤炭资源深部勘探和外围找矿力度,重点是围绕服务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在七台河、双鸭山和鸡西等地安排一批项目,力争实现新增煤炭储量4至5亿吨的目标;在松嫩平原组织开展优质农产品基地基础调查评价工作。继续做好哈尔滨市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工作。
批次推进重点矿山开发,对东安岩金矿、多宝山铜多金属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等已达到详查或勘探阶段,具备开发条件的矿山要先期开发;对大兴安岭呼中区碧水铅锌矿、富拉罕岩金矿、盘古河上游镜铁矿等正在进行勘查并有良好开发前景的,要加快勘查进度。确定10个左右大中型矿床进行开发;深入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逐步扩大矿业权招拍挂出让范围。对长期圈而不探、没有勘查实力的,要引进退出机制,超过3年期限重新进行市场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