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大冬会人人争当志愿者 志愿服务成为常态最重要
2009-03-04 15:44:34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孙娜 李洁蕊 陈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志愿者在义务劳动。

  东北网3月4日讯 一场大冬会点燃了一座城市的激情。在街头,在比赛场馆内外,在宾馆、酒店,在飞机场、火车站……数十万名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大军,成了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彰显了哈市市民崇高的品格,也让人看到了希望和力量。志愿者目前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通过一次盛会整合资源,志愿者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击】

  志愿者遍布冰城

  镜头一:

  市民上街义务劳动

  “妈妈,咱们也去参加志愿者活动吧。”前不久,哈市第十七中学一年二十四班的学生李溪维看到本报刊登的“志愿者百万小时行动”后,也想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冬会前的一个星期天,李溪维和妈妈来到哈市南岗区博物馆转盘道附近,帮助环卫工人捡垃圾、擦冰景。义务劳动了一上午,李溪维碰到了许多热心的志愿者也来参加义务劳动,大家在一起干劲儿十足,李溪维的心情无比愉悦:“以后我还要继续当志愿者。”

  镜头二:

  志愿者冒雪检票

  2月25日,在大冬会场馆门口,一位来自哈工大的大冬会志愿者已经连续工作了几个小时,可他依旧满脸笑容。这名志愿者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第七天进行检票工作,这几天哈市连续降雪,气温降低,不过我们的热情能够战胜严寒。手冻僵了,拍一拍;脚冻僵了,跺一跺;脸冻僵了,揉一揉。今天我们好多队友从11时一直工作到23时20分。我看到所有志愿者都不知疲倦,这种精神就是志愿者的服务精神!”


 

  【感受】

  当志愿者是一种荣耀

  林健,哈尔滨学院08级法学三班学生。去年12月末,学校张贴消息,要在全校选拔几名大冬会赛会志愿者,“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报名,想要成为一名大冬会志愿者,能为在家门口举办的国际赛事服务,我们都觉得特别荣幸。”据林健回忆,在得到通知他进入面试时,他激动得想流泪。林健说:“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有一种力量支撑着自己,这段时间工作节奏特别紧张,可是好像都不知道累,每天总是激情澎湃的,这种经历实在太难得了,当志愿者已经成为了一种荣耀。”

  【延续】

  让志愿服务成为常态

  据了解,大冬会之前,哈尔滨有10万名城市志愿者,深入到街头、社区、服务点、交通要道从事志愿服务。

  负责此次大冬会部分志愿者培训工作的黑龙江大学国际礼仪学专家张大生说:“志愿者对志愿活动的积极性超出了我的想象,当不了赛会志愿者就当城市志愿者,市民想方设法要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来,参与到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来。成为志愿者就意味着要奉献,越来越多的市民拥有了奉献精神,那么我们的城市素质就会有很大提高,哈尔滨的志愿者服务也将成为一种常态。”

  哈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王珅珅说:“在志愿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这种志愿服务将会延续下去成为一种常态,小到在日常的生活、邻里之间的关系,大到在哈洽会等大型会议中发挥重要作用。”

  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曲文勇认为:“志愿者光有热情是不够的,怎样加入志愿服务队、怎样进行志愿服务,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同时加强志愿者的专业培训,让志愿团队更加规范化,使志愿者这支队伍更快地成熟、完善起来。”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