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幕数量增加 蛋糕越做越大
近两年,哈市电影市场快速崛起,2008年全年票房创纪录地超过了5500万。今年第一季度,在全国电影票房全线飘红的大背景下,哈尔滨的电影市场再次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据业内人士透露,截至3月30日哈市整体票房收入已超过15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200万。
冰城电影票房持续快速增长,万达影城总经理张春年认为,这主要归功于银幕数的增长。据了解,2008年,哈尔滨的银幕数为40块,其中万达、华臣、新东北、金安高宝等豪华影城共有33块银幕。而今年,随着拥有7个豪华厅的万达影城乐松店的开业,这个数字已增加到47块。影院和银幕数的增加及配备设施的高端化,极大地激发了市民的观影需求,使观影人次逐年大幅增长,整个电影市场的蛋糕也越做越大。
影片种类丰富 引进速度加快
纵观2009年第一季度,电影市场也出现一些新的、喜人的变化,影片质量比往年有大幅提升。从1月7日吴宇森的史诗巨制《赤壁》(下)拉开今年影市序幕以来,《喜羊羊与灰太郎》、《疯狂的赛车》、《澳洲乱世情》接踵而来,至3月末《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东邪西毒终极版》公映,整个一季度的上映新片类型丰富,既有大制作史诗片,也有国产动画片,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对于冰城影市的火爆,华臣影城总经理屈建全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屈总经理认为,今年一季度的排片表刷新速度加快,有近30部新片上映,平均每周上映两部;引进片的比例增多,如奥斯卡影后妮可的《澳洲乱世情》以及汤姆·克鲁斯的《刺杀希特勒》等片先后亮相银幕。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从2月22日狂揽8个“小金人”,到3月26日快速引进,创造了内地最快速度引进奥斯卡获奖电影的新纪录,而所有这些都促成了电影市场的火爆。
黄金档期多 市场更成熟
万达影城总经理张春年认为,“口红效应”也是冰城影市红火的主因之一。口红作为一种廉价非必需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因能带给女士们及时的安慰,所以销售火爆,这种有意思的经济现象被称为“口红效应”,从历史经验看,“口红效应”在电影等娱乐休闲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中的美国是这样,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韩国也是这样,两次经济萧条都促进了其文化产业的崛起。黑龙江虽不是受影响较大的沿海发达省份,但“口红效应”仍在电影市场上有所显现。
金安高宝影城副总经理王克君对此表示认同,他说,目前冰城的电影市场更趋成熟,从元旦、春节、元宵节,再到情人节、“三八”节,各个电影档期都受到观众的追捧,成为影市的黄金期。电影票价优惠和人性化服务也成为不少观众走入影院的原因。如各家影院每周二全场电影票均为五折,此外还在放映时间和票价方面开发了各类套餐、特价早场、学生卡等项目,满足了不同层面观众的观影需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第二季度,新增加的“清明”档开路,随着“五一”档的到来,哈市电影票房又将迎来一个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