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有位中南海保镖 11次随主席外出两次亲历见红卫兵
2009-04-27 08:00:0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齐光 传平 长海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张忠文在客厅练起了擒拿术

  

  东北网4月27日讯  大庆市有一位老人,名叫张忠文,曾在中南海当过14年保镖,专门负责北京城及毛主席、周总理等首长的警卫工作。他先后11次跟随毛主席外出,两次亲历毛主席接见红卫兵……

  近日,记者采访了张忠文,听他讲述了在中南海当保镖的特殊经历。

  居民愿意与其做邻居

  记者来到萨尔图区万宝3区,几位老人正在小区植树,闻听记者要找曾当过中南海保镖的张忠文。很多居民摇头。“大庆怎么可能有中南海保镖,肯定搞错了。”

  正在栽树的一位老大爷跑过来说:“张忠文,我知道,他以前是中南海保镖,现在是我们业主委员会的主任。”另一老者说:“儿子让我搬家,我不肯,和中南海保镖做邻居,安全。”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找到了张忠文。他身体微微发福,身高1.70米左右,是一名70岁的老人。

  大学毕业进京当警卫

  提起在中南海当保镖的事,老人感慨地说:“那都是年轻时的事了,生活和普通人一样,就是工作地点比较神秘一些。”


 

  张忠文老家在五常市,1965年,从哈尔滨体育学院毕业。当时,部队要选一批大学生,他和7名同学被组织派到北京,入伍成了警卫员。

  他和部分选派的大学生在北京卫戍区训练了3个月。三军仪仗队训练时,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很多人都累得晕倒了。除了常规的军队训练,还学了拳击、射击,接受了一些特殊训练。

  训练结束后,张忠文被分配到警卫三师警卫连,负责北京城及首长的警卫工作。后来又被调到卫戍区警卫三师师部成为一名作战警卫参谋,首长外出时他是贴身护卫,成了一名真正的中南海保镖。

 11次跟随毛主席外出

  张忠文老人说,他在中南海工作期间,正好赶上“文革”,毛主席曾多次接见红卫兵,每次接见,警卫三师都要进行警备工作。

  张忠文曾先后11次跟随毛主席外出,两次亲历毛主席接见红卫兵。

  其中一次接见,张忠文站在天安门城楼正门金水桥的一个石狮子附近,和几个参谋做警备。16位战士,分别站在两侧警备。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按计划要从天安门城楼走下来,在中间通道上接见红卫兵。但因广场上的人特别多,周总理刚走下天安门城楼,两侧的红卫兵就一窝蜂似的涌上来,现场秩序一时失控。

  当时,金水桥附近放了很多水盆,专门用于给红卫兵洗脸,但因红卫兵争着见毛主席,脸盆全被挤坏了,警卫员的裤子全都湿透了。

  16位警备战士围在周总理身边,中央警卫团和北京卫戍区的部队费了好大劲才在人海中开辟出一条通道。为了安全,毛主席只好改变计划,在天安门城楼上向群众挥手致意。

  另一次,张忠文在工人文化宫大门的右侧做警备,毛主席和周恩来、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乘坐敞篷车接见了广场上和长安街上的红卫兵。

  刻骨铭心的一次失职

  尽管中南海的警卫工作布置得特别周密,但也有出纰漏的时候。

  一次,毛主席要接见金日成率领的朝鲜党政代表团,还要到中朝友好人民公社参观。当时,公社社员手拿鲜花,举着“热烈欢迎金日成主席”的条幅,列队欢迎来自朝鲜的贵宾。

  负责现场警卫工作的共有40人,张忠文和参谋长及三师的部分警卫身着便衣,负责中朝友谊公社门里的警备工作。门卫检查特别严格,进门必须持入门证。参观结束后,警卫员发现有个外国人没有出入证,仔细盘查得知,对方是一名记者。因情况特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对此事展开调查,从连队一直查到中央办公厅。那次经历,对所有警卫员都是刻骨铭心的。

  至今仍保留三套军装

  张忠文老人说,他在中南海做警卫时,和他一起被选派到北京入伍的同学陆续转业,而他一干就是14年。

  对于这段经历,张忠文老人说,他养成了出手准、下手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习惯。首长外出时,他只要用余光一扫,周围的一切尽收眼底。

  1978年,张忠文老人从部队退伍来到大庆,在大庆市体育局任职。

  采访中,老人一时兴起,在客厅里练起了擒拿术,三两招就将记者制服。

  老人说,每个警卫员都有10套衣服,其中7套军装,3套便衣。按场合的不同,大家需要穿不同的衣服。如今,张忠文还保留着其中的3套军装。

  老人双手捧起军装,满眼泪水,激动地说:“在中南海的日子永远都忘不了,我现在有一个遗憾,就是再也不能穿这身军装了……”

  采访结束时,老人说,在中南海的经历是他一生的荣耀,也是整个家族的光荣,假如有来生,他还会选择去中南海当保镖。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