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体育
搜 索
回眸大冬会系列报道之九:体教结合之路越走越宽
2009-04-29 11:20:09 来源:东北网  作者:朱丹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3000名赛会志愿者的热情服务,保证了赛会的圆满运行.

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

  编者按:2009年2月18日—28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隆重举行。为进一步总结大冬会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增强全省人民热爱家乡、热爱龙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为构建和谐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东北网将从4月21日起连续推出“回眸大冬会”系列主题报道,宣传我省及广大人民对大冬会的成功举办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东北网4月29日讯 回眸大冬会系列报道之九:体教结合之路越走越宽

  记者 朱丹钰

  “冰雪、青春、未来”。哈尔滨大冬会是一次真正意义上大学生唱主角的世界性体育赛事,在这场赛事里,体育部门首次成为配角,教育部门站在了赛会组织的最前沿,全世界热爱运动的大学生都在这个舞台上为自己的青春舞动。

   处处充满“学生味”

  从开、闭幕式上清一水儿的大学生,到活跃在赛事各个角落的志愿者,大冬会——这场大学生自己的盛会处处充满了“学生味”。

  此次大冬会开幕式是纯粹的大学生的集会,参加演出者是来自国内外60多所大学的3000多名大学生,精彩的会歌延长是经过数轮选拔出来的大学生歌手。闭幕式同样如此,主要演出者也全部是大学生。这两台晚会充分展现了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大学的艺术实力,充分战线了中华民族风格、黑龙江地域风采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两台晚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国际社会、媒体和广大群众普遍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特色、主题、美感、活力都得以体现并完美结合的晚会。

  大学生同样是赛会志愿者的主力。3000名赛会志愿者活跃在场馆、观众、接待、交通、竞赛和新闻宣传等六大类业务领域50余个工作岗位上。从走上工作岗位那天起,“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已不仅仅再是誓师大会上那句响亮的口号。在哈尔滨,在帽儿山,在亚布力,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人所共睹,他们是这大会上最可爱的人。

  哈尔滨大冬会组委会副秘书长、省教育厅副厅长孟凡杰说,大冬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单是积极参加了一次竞技活动,更是充分释放大学生群体的能量,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思想品质、开放的水平和胸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和包容。赛会的全过程已经变成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


 

哈尔滨理工大学体育馆
  建场馆于校园

  大型综合性赛事的场馆建设往往在赛后大量闲置而引人诟病,而大冬会选择在哈尔滨高校中新建一部分场馆,在赛后成为大学生体育文化活动的中心,这一做法完美的解决了赛后场馆闲置的难题。

  哈尔滨体育学院拥有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单板滑雪U形槽场地和冬季两项比赛场地,获得了国际雪联的认证,新建的上下两层冰球馆是世界最先进的冰球馆之一,出色的完成了承办大冬会男子冰球赛事的任务。

  哈尔滨理工大学则建设了可进行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赛事的国际比赛滑冰馆,并圆满完成了承办大冬会短道速滑比赛项目的任务。

  这些高校冰雪运动场馆的建设为我省冬季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更多的高校学生可以在自家的“自留地”上描绘他们自己的冰雪之梦。

  本次大冬会在场馆建设上不单单有高校体育设施的建设,更多的社会相关场馆也向大学生开放。体育资源被充分活化、利用起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体育场馆也在为更好的为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土耳其大学生在闭幕式上进行舞蹈表演

冰上全民健身表演

  体教结合的长期探索

  曾经在大学生活过人都会发现这一现象,在你们的同学中总会有一些人,他们很少上课,每天做的最多的是进行各种体育项目的训练,他们就是我们常说的“体优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个大学喜欢招募一些知名、或二、三流的运动员,既解决了学校在一些大型赛事中毫无建树的尴尬局面,又解决了一些面临退役或成绩不个够进入国家队的运动员在人生方向上的转型问题,体教结合在此时此刻变成了一句空话。

  我省教育部门在面对这一难题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从基础教育开始既要抓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注意其相关特长的培养。在高校的招生过程中,既要看学生优秀的潜质,也要看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文化课的基本素质。我省已经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建立一个一条龙的专门体育人才的培养体制,把相关人才集中到相关的大学中去培养,力求从运动员学生变成学生运动员,参加此次大冬会短道速滑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的刘秋宏,本身就是哈尔滨体育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同时,我省也在培养从竞技体育中涌现出的好苗子时大了力度,尽量使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乃至于全面素质发展方面得到很好的提高。


中国选手刘秋宏、李文文、孟晓雪、周洋共同进入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决赛
 

 大冬会带来体教结合新启示

  大冬会的成功举办带给我省教育部门一个个新的启示,在人才培养上怎样去着眼于体育事业的发展,着眼于冰雪事业的发展来设置大学的专业?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怎样做好沟通协调,既有利于竞技体育的发展,又有利于全民冰雪运动水平、素质的提高?教育资源、体育资源怎样为全民健身活动,为全民冰雪体育运动的开展创造很好的条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龙江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怎样有机的结合起来?

  哈尔滨大冬会组委会副秘书长、省教育厅副厅长孟凡杰说,大冬会之后,我省教育部门将完善和健全教体结合的体制、机制,使之常态化、常规化,下大力气做好教育战线体育人才、特别是冰雪体育人才的培养工作。教育部门要加强和体育部门的沟通,促进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的开展,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设施,既培养专业的体育运动人才,又带动龙江相关冰雪产业的发展,把学生的培养、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旅游产业联系到一起。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