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7日讯 日前,有媒体讲述了哈尔滨城市出租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一事。连日来,不断有市民和的哥反映在遭遇拒载和无理投诉之后,因无法取证而引出很多麻烦。大家表示,杜绝拒载须先解决取证问题。
的哥:频遭投诉太难受
连日来,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因为和一位乘客闹别扭,一个多星期没得安宁。这位乘客总是打电话到哈市出租车管理处去投诉他,而出租车管理处为了核实情况,不得不经常找刘师傅。刘师傅到管理处去了多次,最后虽然没被罚款,可是来回的油钱已经花去100多元。
对于刘师傅的遭遇,一些的哥表示也有同感,出租车运营时一般只有的哥和乘客双方,在遭遇“无理”投诉时,往往拿不到能证实自己“有理”的证据。
乘客:没有证据自认倒霉
13日18时许,哈市市民何敏乘出租车从道外区承德广场附近到哈平路,由于出租车司机绕道,多付了许多车费。“发票上只显示时间和公里数,不显示出发点和目的地。如果出租车绕行,只要计价器没问题,在发票上根本看不出来。”何敏希望出租车发票能有所改进。
市民伍建军也打来电话说,下班时打车经常会遇见司机停车后不开门就问“去哪”,得知目的地后却经常表示去不了的情况。伍建军说:“条例中写明‘停车不载即为拒载’,而像这种情况虽然停了车,可是乘客根本没上车,只能自认倒霉。希望新《条例》中能将取证列为重点,以根本解决司机挑客、拒载现象。”
管理:取证太难是瓶颈
记者在哈市出租车管理处了解到,乘客向管理部门投诉出租车司机拒载不但要提供书面材料,而且要提供现场证据,如录像机、手机拍下的拒载情况,或提供多个目击证人。这些证据还须在5日内提交。“我们普通市民出门谁会带录像机呢?”一些市民表示。
记者从哈市出租车管理处举报投诉中心了解到,工作人员每天接到乘客关于拒载的投诉较少,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举证难。出租车管理处办公室王副主任也表示,举证问题是出租车管理上的难点。
建议:安装视频帮助“取证”
对于取证问题,市民王莜建议最好可以借鉴公交车的经验。她说:“相对于出租车行业,哈尔滨的公交车是比较规范的,司机很少在车上吸烟,服务态度也好一些,对此监控视频是有功劳的。”
为此,她建议在出租车上也安装监控视频,这样如果有拒载问题,通过视频就可从根本上杜绝拒载和对于的哥的无理投诉。不仅如此,在的哥遭遇歹徒时,监控视频还可以记下歹徒的体貌特征,帮助公安机关破案,最大程度保护的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