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6月30日,记者从省公安厅了解到,当前,非法证券活动花样不断翻新,手段更加隐蔽,欺骗性更强。针对我省出现的多起非法证券骗局,省公安厅发出预警提示,提醒广大投资者应选择正规的投资渠道,严防受骗。
案例
被骗10万余元
4月初,林口县电业局退休职工魏某看到一个网站,一家上海股集证券投资公司宣称:“内部消息,提前透露股票涨势”、“每天推荐三支股票,15个交易日就可获取50%的利润”。
魏某联系了这家上海股集证券投资公司,该公司称:必须先交1500元入会费。魏某按要求,交纳入会费后注册成为会员。该公司一王姓“股评专家”介绍说,公司内将客户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分别交纳20万元、10万元、5万元),魏某选择了中等级。在该公司用传真发给魏某合同后,魏某将10万元打到该公司指定账户。之后魏某无法与该公司取得联系。
魏某发现被骗后,一气之下将汇款账户号码、联系,电话、签定的合同等付之一炬,自认倒霉。5月27日,牡丹江市林口经侦大队得到线索,核查发现:魏某登录的是“股票之声”网站,目前该网站内容已经被删除,无法找到有关上海股集证券投资公司的任何情况。
骗术
诱骗分4步
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在调查中发现,犯罪分子以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或知名度较高的正规网站名义,在网络中注册虚假股票网站或建立虚假链接,所建网站页面设计精美,以麻痹股票投资者,诱骗群众。犯罪分子利用部分股票投资者贪婪、走捷径的心理,以内部消息、获高额回报等为诱饵,诱骗股票投资者上当(见诈骗流程)。
提醒
防范有6招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近期国内证券市场持续调整,一些不法机构及不法分子利用投资者渴望通过证券投资暴富的投机心理,编造虚假信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出售所谓的“原始股”、“将在海外上市股”等,或谎称提供所谓的“黑马股票”、“涨停板股票”内部信息,诈骗投资者钱财。
省公安厅发出预警提示,提醒投资者可用以下6招防范非法证券活动“陷阱”。
诈骗流程
第一步锁定目标
以吸引注册会员为手段实施诈骗行为,先用较低的入会条件骗到第一笔入会费,受骗群众在交纳会费后即被锁定目标。
第二步了解实力
介绍“股评专家”,通过交谈了解受骗群众的经济实力。
第三步取得信任
根据群众的不同经济实力推荐不同的客户等级,待受骗群众接受“专家”的推荐后,再以传真的方式向受骗群众发一份盖有假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和某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公章的合同,让受骗群众签字,取得受骗群众的信任。
第四步通知打款
让受骗群众将钱款打入指定的账户内,诈骗行为得逞后,立即“消失”。
6招防“陷阱”
1如果股票发行或者转让采取了广告、发布会、说明会、网络等公开形式,要看是否取得证监会的核准。
2中介机构从事证券承销、代理买卖活动,必须了解其是否取得了证监会批准的相关证券业务许可。
3查阅相关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有无中国证监会核准颁发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书》。投资者可登录中国证监会网站查询。
4要求有关证券投资咨询或理财人员出示其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并登录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核实。
5不轻信口头承诺,如中介机构允诺可签定合同;要先详细了解签合同的中介机构是否存在,是否有证券业务许可证,并向有关部门核实。
6投资者遇到搞不清的问题时,可向证券监管部门咨询。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要向有关机构、个人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