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晨报建国60年系列报道: 陈赓大将与哈军工
2009-07-09 09:12:0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军工风貌。

  东北网7月9日讯 1952年6月,毛泽东将陈赓大将从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召回,交给他一项新的任务——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

  1953年9月1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多军种综合性的军事工程学院在哈尔滨成立,即著名的“哈军工”。

  大事记

  1949年11月

  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西南战役。15日解放贵阳,23日解放遵义,30日解放重庆,1

  2月9日,云南省主席卢汉、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起义,12月30日解放成都,翌年2月20日,进驻昆明,4月进军西昌地区,至此西南战役结束,共歼敌93万余人。

  3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收集文化古物集中保存的通令》。

  7日松江省人民政府就机关整编工作作出总结。在1949年8月至10月期间,经过整编,全省机关人员由51264人减至38830人,共精简12434人。其中,省委由461人减为178人;省政府由2058人减为1574人;哈尔滨市党政群警由11170人减为7305人。

  9日为配合搞好冬季副业生产,东北银行黑龙江分行决定发放贷款315亿元。

  9日—14日中国共产党松江省第二次代表会议在哈尔滨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36名,代表全省1.9万多名党员。会议中心是讨论冬季副业生产和巩固农村人民民主专政问题。要求围绕副业生产这个中心,召开村人民代表会,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13日世界工会联合会主席路易·赛扬一行26人,前往北京参加亚澳工会会议,途经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受到两省党、政、工会负责人及各界代表的欢迎。

  松江省人民法院组成临时法庭,在哈尔滨市东北电影院审判前穆棱县长韩屏杀妻案。审判长由省人民政府主席冯仲云担任。参加审判大会的有省和哈尔滨市直属各部门科级(县团)以上干部及参加省党代会的代表,共千余人。

  15日《黑龙江农民》报正式创刊。为8开4版,5日刊。

  16日东北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建立县、区人民代表会议或人民代表大会及村人民代表会

  的指示,决定自1949年12月到明年春耕前,各县、区、村应普遍建立人民代表会议(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同级政府成员。

  17日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常委扩大会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的

  决议,哈尔滨市马家沟小学正式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此后,其他各学校原有的兆麟儿童团,也先后转为中国少年儿童队。

  中旬,东北人民政府决定,河北省移民1万人到黑龙江省安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成立了移民委员会,并指示各县安置照顾好移民。

  24日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松江省兴山市改为鹤岗市。

  本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市工作以工人运动为主(县级)。

  根据外侨工商业登记统计,在哈尔滨的外侨工业有13个国家、51个行业、298家;商业有13个国家、35个行业、436家。


 

  12月

  1日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航空学校在哈尔滨正式成立。

  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4次会议决定,任命饶斌为哈尔滨市市长。

  1952年6月,毛泽东将陈赓大将从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召回,交给他一项新的任务——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

  一个月后,陈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哈尔滨为院址,提出了建院方案。一年零3个月后,即1953年9月1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多军种综合性的军事工程学院成立,即著名的“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委。

  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各系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组建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9年,学校归属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陈赓大将于1953年9月至1961年3月任哈军工院长。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魏潾介绍,陈赓在担任哈军工院长期间,解决了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到确立教学方针、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等方面的问题,为哈军工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赓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在今天看来,也是具有正确性和创新性的。

  用才爱才惜才

  据哈工程副校长魏潾讲,哈军工组建时,行政、后勤等部门的干部是从部队抽调的,教学、科研人员多是从全国各地选拔的高级知识分子。如何对待这些知识分子,是哈军工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当时,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也必然要发生变化,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转变,但是当时许多领导干部尤其是部队干部一时难以适应这个转变。陈赓院长敏锐地认识到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待知识分子,陈赓提出的第一点是“政治上信任,组织上保护”。1953年2月18日,在陈赓的主持下,在哈军工第一次党委会上,学院党委作出《关于执行教育任务中几个主要问题的决定》,学院党委明确指出,在执行军事工程教育任务中,争取、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是一个重要问题,基本方针是大胆使用,加强教育,发挥其长,克服其短。

  陈赓说:“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我们要成为贯彻执行知识分子政策的模范,这是党员干部的责任。”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问题是在政治上是否真正相信他们。能不能信任不是军人出身的教师,在很多老干部看来要画一个大问号。对此,陈赓首先教育老干部们要相信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他说:“我们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是团结、使用、教育、改造。我们对一切愿意弃旧图新的知识分子都欢迎,希望他们为国家作贡献。”

  在陈赓看来,白手起家创办大学,器材、设备、房屋等困难都能克服,唯有教师不能马虎,必须挑选最好的。在用人问题上,他主张用人不疑、大胆使用,让知识分子放手工作。

  当时,专业技术方面的高级知识分子如凤毛麟角,抽调专家的工作十分困难。为了能请到专家,陈赓便请几位先期到达的专家按学院专业设置的要求,列出他们所熟知的专家名单,随后,陈赓再拿上名单找有关领导甚至直接去找周恩来总理签字,然后一一落实。就这样,在短短的时间内,哈军工汇聚了一大批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

  在用人问题上,只要有真才实学,军工需要什么样的人,陈赓都敢要。有一名弹道专家,名叫沈毅,当过国民党兵工总署的少将专员,后来起义,但在“三反”中被查出有经济问题,判了死缓。陈赓听说此人曾到法国留学,懂得几国语言,在专业上造诣很深,就克服重重困难将他调到了哈军工。

  办学中,陈赓非常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把他们称为支撑学院的两根柱子之一(另一根柱子是从部队抽调来的军队干部)。有关业务方面的事务,陈赓都要安排专家、教授担任,在生活上则尽可能给其优厚的待遇,如把学院一幢最好的楼房作为老教授的宿舍,并为他们专建饭厅,请来厨师为他们做饭,而陈赓自己则住在一个小平房里;为解决专家、教授的后顾之忧,陈赓还亲自处理他们的家属就业、子女升学等问题。

  对于陈赓的这种作法,当时,个别老干部非常不理解,发牢骚说:“我们是从机关枪底下爬出来的。他们舒舒服服念了几年书,为什么就被捧得那么高?”对这种议论,陈赓给予了严厉批评:“你们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革命的功臣。可他们十年寒窗苦熬出来,也不容易呀。现在我们国家的国防建设迫切需要科学技术知识,你们有吗?你们是老共产党员,调你们到这里来,是让你们来发扬光荣传统、树立良好作风的,而不是来攀比的!”


 

  “两老办院”:治学创举

  陈赓提出了“边建、边教、边学”的“三边”方针和“两老办院”、“教学为中心”等一系列科学完整的治学方略。

  哈军工办学伊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1952年12月11日,陈赓在筹委会上就提出:“我们要把学院培养成有高度军事素养的,有严格纪律性的和有高度技术的干部”、“要使军事工程学院成为锻造军人作风、锤炼军人品德、培养千万个过硬军事工程师的熔炉”……虽然后来哈军工分建前后在培养目标的具体提法上有所不同,但实质还是培养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军事工程师。

  建国之初,陈赓第一个提出“两老办院”的口号,“两老”,即老干部、老教师,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在我党的历史上,对知识分子采取排斥打击的“左倾”政策几乎成了顽症痼疾,建国后的政治运动,更使工农干部对来自旧社会的老知识分子抱有偏见。陈赓深入分析了军队干部和老知识分子两个群体的思想现状,对如何办好学院有了清醒的认识。

  “两老办院”的实质是既要坚持党对学院的绝对领导,又要正确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一方面,带有高度机密性的、关系到国家和军队安危的军事工程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特殊部队,它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学院要由久经考验、德高望重的军队老干部执掌大权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军事工程学院是培养高级国防科技干部的学府,必须由精通专业的老教师讲课授业,因此“两老”缺一不可。“两老办院”的方针首先在政治上为知识分子定了位,陈赓把“两老”置于平等的地位。正是因为陈赓顶住重重压力,坚持“两老办院”,哈军工才能始终坚持紧紧依靠知识分子的办院方针,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以教学为中心是陈赓始终坚持的办学指导思想。陈赓认为,军事工程学院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这是中心任务,离开了这个中心,就失去了办学校的意义。为了帮助各级干部理解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陈赓对老干部们形象地说:“学院像个大饭堂,学生是来吃饭的,教师是上灶的大师傅,其余人都是端盘子的。”

  后来,哈军工一直把教学工作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教学计划就是法律,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各机关部门都必须为教学服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杨禹

黑龙江晨报推出“庆祝建国6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