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实现GDP1373.4亿元,同比增长11.8%
1~5月,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增速均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首位
黑龙江新闻网讯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上半年,哈尔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3.4亿元,同比增长11.8%。主要经济指标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实现位次前移。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哈尔滨市实现了“转危为机”,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已初步形成。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哈尔滨市政府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获悉的。
据悉,1~5月,哈尔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增速均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首位,位次分别前移7位和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第2位,前移7位;进出口总值增速居第3位,前移9位。哈尔滨市确定今年为“项目建设年”,加大推进力度,并出台《工业企业贷款担保风险备付资金制度》、《工业战线百日攻坚行动》、《房地产“暖春行动”》、《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稳定就业局势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上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下,哈尔滨市经济运行整体向上,突出表现为“六增、一强、一拐点”。“六增”即:生产总值平稳较快增长,实现生产总值1373.4亿元,同比增长11.8%;投资强劲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6.3亿元,增长51.4%;消费快速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0.8亿元,增长19.1%;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同步增长,进出口总额17.6亿美元,增长4.3%,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增长20%;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143.4亿元,增长6.6%;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2亿元,增长11.1%。“一强”即县域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生产总值、投资、财政收入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拐点”即工业经济出现拐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从连续5个月跌落两位数以下回升至两位数以上增长。同时,民生状况持续改善,10大类100项惠民行动项目进展顺利,15个项目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就业形势整体稳定,全市新增就业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9%。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1.5%和10.3%。
据悉,为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哈尔滨市下半年将在实施项目年建设战略部署,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刺激消费,推动自主创新,促进改革开放,强化城市建设与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八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