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大庆油田开发50周年系列报道(五)创百年油田续写昔日辉煌
2009-08-07 10:15:41 来源:东北网  作者:印蕾 张东君 毕晓红 平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发现了大庆油田。

  2009年,是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

  从上世纪50年代末荒原深处的油龙出世,到新世纪的曙光照耀现代化的油城,大庆油田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她的激情创造和巨大贡献,融入了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永恒记忆。

  在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前夕,东北网记者再次走进大庆油田,回望历史风云,喜看油田巨变。即日起,东北网推出“大庆油田开发50周年”系列报道,与网友共同感受如史诗般厚重的大庆油田。

  东北网8月7日讯 题:大庆油田开发50周年系列报道(五)  创建百年油田续写昔日辉煌

  记者 印蕾 张东君 毕晓红 平静

百年油田意气风发。赵永安 摄影
百年油田科技支撑。赵永安 摄影
打造百年油田整体协调发展。 赵永安 摄影

  在世界石油工业的开发史上,与大庆同等规模的油田大多只能维持一二十年高产稳产,但是大庆油田从1976年开始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并持续了27年,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然而作为一个资源型采掘企业,地下藏量的递减是不可逆转的现实。大庆的未来,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原油持续稳产,整体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矿区,创建百年油田”。在2009年3月召开的油田公司三届一次职代会上,大庆油田明确提出“原油持续稳产、整体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矿区、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任务。大庆油田又以新的姿态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踏上了长远发展谋百年的新征程。


 

  百年油田宏伟蓝图

  从2004年提出“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到2005年创建百年油田分“三步走”发展构想的形成,再到2006年对百年油田的阶段性目标进行量化,直至2007年《大庆油田“十一五”及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正式出炉,对50多年后大庆油田的油气生产远景进行有理有据的展望,人们越来越清晰、振奋地看到,“创建百年油田”,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成系统、分阶段,有目标、有保证措施的实际行动。

  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玉普的话说,“我们要创建的百年油田,是一个以本土开发为基础,以海外业务为补充,以优势技术、一流人才、先进文化为支撑,具有强劲竞争力、成长力、生命力的百年企业。它有时间的概念,又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概念;指的是油田开发,又不局限于油田开发。它强调开采时间的延续,更强调业务空间的拓展;强调开发水平的攀升,更强调经营业绩的有效;强调油田的百年生产,更强调企业的百年成长。一句话,就是要通过创建‘百年油田’来打造‘百年企业’。这样,到本世纪中叶,大庆油田将继续保持生机勃勃、安居乐业、繁荣稳定的局面,油田公司将建设成为高科技、综合性、现代化的一流企业。”

  创建百年油田,是公司发展战略的总目标,现阶段将重点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全面打造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工程技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科技创新“五大基地”,是百年油田战略目标的具体化。

  打造能源生产基地——做精做强本土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在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天然气业务;加快发展对俄石油贸易和海外资源勘探开发;积极发展新能源业务。这样,到2060年油田开发100周年之际,大庆油田继续在国家能源供应中保持较大比重。

  打造工程技术服务基地——立足保障大庆、吉林两个油田的稳产上产,大力发展核心主导技术,加快配套重点关键装备,做优做强物探、钻井、测井、固井、录井等主要业务,不断提升整体实力;利用油田市场机制,持续推进管理创新,不断优化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队伍结构,进一步增强创效能力;对照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推进经营理念、管理体系、运作方式等同国际接轨的步伐,努力实现外部市场作业规模化、服务一体化和效益最大化。

  打造装备制造基地——构筑整体发展优势,以重组整合装备制造集团为契机,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实现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突出真空加热炉、减速器及抽油机涂装、潜油电泵、射孔器材、三抽设备等重点项目和产品,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品;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向高端制造、数字制造、绿色制造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

  打造石油化工基地——立足油田做专做精、面向市场做特做优,扩大油田专用化工产业规模,做精轻烃和天然气精细化工,形成合理的产品结构和物料吃配体系;加强市场调研与技术论证,充分挖掘装置潜力,适度延伸轻烃和天然气精深加工产业链;树立“大化工”的概念,加强同大庆石化、炼化和地方企业的合作,共同构筑大庆地区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新优势。

  打造科技创新基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制订科学的战略规划,推行高效的组织方式,建立共享的知识平台,构建开放的科研环境,营造全员的创新氛围,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土壤和环境;加大硬件投入,全力推进三次采油等4个集团公司级试验基地建设,钻探工程、采油工程等重点实验室建设,以及海外石油研究评价中心建设,不断提升科研实力和研发层次;打造高精尖的核心人才队伍,推动核心骨干人才向专家型、国际化方向发展,为巩固和发展大庆科技的优势地位提供保证。

  不论是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还是更长远的百年油田的建设,资源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大庆人的自信并不是没有理由的。目前,大庆油田资源探明率比较高,仍有较好的勘探前景。松辽盆地北部,最终可探明石油资源量就有86亿吨,目前探明了59亿吨,还有27亿吨有待探明;深层天然气资源量1.17万亿立方米,目前探明了1200多亿立方米,还有1万亿立方米尚未探明;大庆外围盆地已探明1亿吨,还有近13亿吨的石油资源有待发现,剩余资源潜力较大。随着今后的技术进步,将有更多的剩余地质储量转化为可采储量,有更多的难采储量投入有效开发;非常规资源勘探潜力巨大,近年来通过对探区内非常规油气资源进行勘探,发现了丰富的油页岩、煤层气以及二氧化碳等资源;另外,通过收购蒙古塔木察格、引进俄油参与世界能源再分配,成为油田本土资源的有效补充。


 

  圆梦百年阔步向前

  如今在大庆油田,最重要、最实际,也是最振奋人心的关键词就是百年大庆。

  在创建百年油田的道路上,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是大庆油田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这是继原油5000万吨持续稳产27年之后,大庆油田要攀登的另一座山峰,这对于一个已经开采了40年的老油田来说,决不是一个轻松的目标。

  客观评价,大庆油田的很多勘探开发技术已很有优势,特别是以聚合物驱油为代表的三次采油技术更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使大庆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这在世界上是一个近乎奇迹的数字。但作为一个开发了近50年的老油田,还要在原油4000万吨的高峰上持续稳产,在科技上就必须再有新突破,要用高科技打好新时期的新会战。

  科技人员清楚,在这场新时期的新会战中,科技人责无旁贷。“油在哪里,油在地层深处,但首先应该在科技人员的脑海中。从大庆油田目前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来看,油田即将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资源接替难、特高含水期开发难和外围增储上产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勘探、开发所要解决的都是世界级难题。一般的技术,花钱可以买到;解决大庆油田这些难题所需的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到的,必须依靠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尤其是现在,百年油田建设在老区面临着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我们要想实现创建百年油田的目标,有没有潜力?有,但这些潜力现在看来都是非常非常之难,剩余油非常分散,现在的常规技术根本解决不了。我们就要去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没有什么可借鉴的,就逼着我们必须自己去创新。”采油四厂总地质师闫亚茹告诉记者。

  今年7月23日,大庆油田科技工作大会召开,对下一步科技工作进行了部署:重点抓好26个项目计划的推进落实工作,深入开展科技攻关,着力打好油气勘探、老区精细挖潜、外围有效开发、海塔盆地增储上产、工程技术5场科技攻坚战;重点组织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加强科技计划整体优化、推进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等6个方面工作。油田号召科技工作者勇于攻关,发展完善5套技术系列:快节奏、一体化的油气勘探技术,集成化、系列化的水驱挖潜技术,低成本、高效益的三次采油技术,多手段、个性化的外围开发技术和市场化、特色化的工程服务及其他技术……

  百年大庆,百年沧桑,百年希望,百年史诗。百年大庆,不仅仅只意味着时间的长度与厚度;百年大庆,更是英雄气概与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

  挑战,属于大庆;光荣,更属于大庆。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