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0日讯 “效率是成本,时间是金钱,环境再好,地理条件再优越,服务不到位,只能让投资者望而却步。”招商理念的转变,让泰来县服务方式和方法产生了变化,“领办式”、“保姆式”、“全天候服务式”等服务的推进,使泰来成为客商争相投资的热土。一年来,泰来县共引进工业项目3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
据齐齐哈尔政府网站消息,提起泰来县政务服务中心,九牧仁公司的老板林边续有说不完的感谢话:“企业的建设速度这么快,没有政务中心的帮忙是万万做不到的。说它是‘保姆’太简单了,它绝对是一个全能型的优质‘保姆’。”原来,因种种原因停建两年的九牧仁公司,今年初想重新启动建设,可补办各种手续按常理没有三个月跑不下来。正犯愁时,“代办保姆”来了,县里指派了一名副县级领导,抽调工商、招商、建设、水务、消防、环保、交通、安全等部门的业务骨干组成帮办小组,用了7天时间帮企业补办了各种手续。从繁杂事务中抽出身子的九牧仁公司,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前,企业的花生罐头生产项目制罐车间、办公楼和两幢库房主体工程已经竣工,蒸煮车间正在建设,设备已经订购,正在培训技术人员,预计年底正式投产。
在泰来,像九牧仁公司一样,几乎所有企业都享受“保姆”般服务。与泰来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交谈,每个人都能熟练地说出县里推进的“一二三”服务工程:集中精力推出一个服务平台、建立两个服务体系、三项服务机制。而由此引申出的“三个一”服务,则是众多企业津津乐道的。“三个一”服务,就是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管理、一对一贴身服务”,目的是让投资商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这种服务从项目签约就开始了,各部门组成的帮办班子全程跟踪问效,帮企业解决一切能解决的困难。齐齐哈尔汇源食品有限公司准备投产时,缺少大批一线工人,而此时正逢劳动力紧缺时段。得知这一情况后,县招商局、劳动局、劳转办等部门与企业联手,在各乡镇组织了现场招聘会,并协调县电视台免费播发了10天招工广告,成功为该企业招聘了40多名工作人员,保证了企业的如期投产。
对客商而言,资源固然重要,但投资环境更为重要。投资环境既包括硬环境也包括软环境。只有软硬环境一起抓,才能使泰来成为投资的热土,才能使泰来的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县委书记马志军关于资源与环境的认识被灵活应用到日常工作之中。
在着力实行“保姆”式服务的基础上,该县采取“滚动式”发展模式,重点狠抓投资载体建设,使工业园区功能越来越完善,规模越来越大。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该县先后投资1500万元,按照“七通一平”的标准建设规划面积12.76平方公里的中心工业园,收储了2026亩的工业用地,并不断地完善区内道路、治安、环卫、绿化、美化、公共设施,实行封闭式管理,使投资硬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园区内入驻企业也由原来的3户增加到16户。同时,县里每月开设一期“泰来讲坛”,聘请专家为干部讲解工业、招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干部的思想解放了、招商意识强了、眼界宽了、招法多了,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去年7月以来,他们共为客商协调解决事项500余件,为企业领办、代办各种证照200多个。
如今,在泰来这片投资热土上,一个“高效、便捷、人性化”的投资环境正在逐步成型。而投资环境的改善,不仅吸引了众多客商的入驻,也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去年7月至今,泰来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1381万元,工业固定资产总额达16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5309万元,同比增长13.8%;财政总收入实现9337万元,同比增长6.3%;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4680万元,同比增长11%;完成工业增加值13200万元,同比增长10.5%;实现销售收入40780万元,同比增长10%;实缴税金3010万元,同比增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