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4日讯 今年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2.37亿元,同比增长11.9%,高于上半年平均值1.6个百分点。其增速仍旧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这组数字再次预示着齐市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证明了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全省工业保增长促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升,积极扶持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已经收到明显成效。
工业生产稳步回升。1—7月份,齐市工业生产运行的特点主要显现为:地方工业增速高于中省属工业,地方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3.04亿元,同比增长24.2%,高于中省属工业32.3个百分点;轻工业好于重工业,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0.06亿元,同比增长28.1%,高于重工业22.9个百分点。工业格局的改变,是市委、市政府在发展鹤城工业思路上正确决策的结果。齐市近年来在“四个换位”方针指导下,合理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有效挖掘地方资源优势,适时发展地方工业和轻工业,依靠兴建地方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基地建设,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大气候不利的情况下,本市工业整体风光依然。
支柱产业拉动显著。1—7月份,齐市的四大支柱产业呈现三升一降的态势。其中,装备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2.27亿元,同比增长9.4%,拉动全市上升4.3个百分点;食品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7.36亿元,同比增长29%,拉动全市上升7.7个百分点;能源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4亿元,同比增长19%,拉动全市上升1.9个百分点;石化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02亿元,同比下降20.1%,拉动全市下降1个百分点。装备、食品、能源三大产业在逆势中艰难实现了经济提升,这是与市委、市政府积极扶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出台优惠政策,实施一企一策,特事特办,协同企业争取项目和资金等措施密切相关的。石化工业呈下降局面的重要原因,一是受大气候影响,二是企业改制和结构调整及招商引资等项工作正在运筹中,尚未步入稳定正常运营之中。
重点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1—7月份,齐市工业生产主要产品增幅较大的有,精制食用植物油、家具、金属成形机床、啤酒和水泥;下降幅度较大的主要工业产品有,金属切削机床、铁路货车、软饮料、钢材、成品糖、粗钢和发电量。
从齐市工业生产运行上看,呈现的主要问题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1—7月份,在54户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27户工业企业与上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7月份,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的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回落18.2个百分点。
有专家提出,应清醒看到齐市实现工业经济保增长、促发展的任务仍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应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促进齐市工业生产的持续好转和效益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