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4日讯 截至8月23日,由牡丹江日报、市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开展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万场红色经典影片展映”活动,已放映1955场露天电影,吸引了39万多人次观看。
8月1日,由牡丹江日报、市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开展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万场红色经典影片展映”活动拉开序幕后,在全市营造了看红色经典影片、回顾革命历史的热潮。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还提升了城市品位。据统计,目前,主办方已在市区、郊区和外县(市)农村放映了1955场露天电影,吸引了39万多人次观看。放映队所到之处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有的村民老早地搬着凳子来到放映点,抢占有利的位置。
这段时间,放暑假回来的李小海每天晚上都到文化广场上看电影,他觉得看红色电影不但使他增加了很多历史知识,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奋斗精神。作为家长的王先生也觉得让孩子看红色电影,是良好的受教育机会。“现在的孩子优越感太强,看看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经历,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在看电影的人群中,农民工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群体。“这免费文化大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情趣。”家在内蒙古的小宋为了看他最喜欢的电影《霍元甲》,特意和工友换了班。他两只眼睛盯着屏幕,看到精彩处禁不住喊两嗓子:“好!好!”小宋说他前一天晚上为了赶工,只睡了4个小时,但一看到精彩的电影困意就没了。
这几天晚上有了些秋凉,于女士一家为看露天电影特意准备了厚衣服。“其实在家也能看电影,但孩子看了一次露天电影后就放不下了,觉得还是在室外看大屏幕电影气派。”于女士说露天电影让孩子饱了眼福,也丰富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由于放映设备需要到北京升级,本周除在部分县(市)农村放映以外,市区只保留文化广场放映点。24日至30日文化广场放映点即将放映的影片为:《我在震中》、《投名状》、《血战陈庄》、《长江七号》、《革命到底》、《赤壁(上)》、《太行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