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网友在郑律成生平事迹展馆前合影(左起依次为:Nancy、Diane、Merry、Matthew、Zachary)。东北网记者 杨禹 摄。 |
![]() |
工作人员在向美国网友介绍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网记者 杨禹 摄。 |
![]() |
大家现场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东北网记者 杨禹 摄 |
东北网9月13日讯 (记者 邵月明) 9月初,Merry等美国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哈尔滨。13日,他们其中的五个美国生留流连纪念展馆,感受红色文化。在“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人民解放军军歌》(原《八路军进行曲》)旋律中,开始了“东方红—太阳升”红色之旅活动“哈尔滨站”(市区)的行程。
美国网友有“个性”
这五个美国网友俩男仨女,都是来自美国高中的留学生。三个女生都是华裔“二代”,不开口很难发现她们是“外国人”:Merry娇小玲珑,透着江南水乡女子的灵秀;Diane体格健壮,活泼开朗;Nancy文静寡言。高个子的男孩Zachary金发碧眼,咖色卷头发的是Matthew。
对红色文化“感冒”
他们一样十七、八岁的年纪,一样青春、有活力,一样对中国红色文化充满了好奇。他们都是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在得知东北网即将举办“东方红—太阳升”红色之旅活动的消息后,非常感兴趣,积极要求参加。13日上午,5人一大早就起床了,提前来到指定地点等候。Diane告诉记者,她昨晚太兴奋了,只睡了5个小时。
熟知红色文化“名人”
来自英国剑桥的Matthew虽然还不太会说中国话,但他知道很多中国红色文化和革命领袖的故事。在“人民音乐家郑律成生平事迹展馆”观看时,他指着邓小平的肖像画问同行的朋友:“这位是不是邓小平”,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Matthew自言自语说:“邓小平在国外很有名,他做了很多伟大的事情。”
老外不老是“外行”
在踏访哈尔滨革命烈士纪念馆的时候,Merry问了一个很“专业”的问题:“这座烈士陵园里埋葬着哪位烈士的头颅么?”她说,在来中国之前,她的家人给她讲起过这件事,她想求证一下。讲解员告诉她那位烈士的名字是陈翰章,随后,耐心地讲起了东北抗日联军后期领导人之一陈翰章英勇牺牲的故事。
红色文化打动美国人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时,美国网友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史料,感到非常震惊。为国人反抗侵略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打动,对英雄烈士充满敬佩。Diane敬仰谱写《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作曲家郑律成,称他是“一个很好的中国人”。
5位美国网友在红色之旅活动“哈尔滨站”(市区)的行程结束时纷纷表示,要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抵抗外族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播出去,告诉身边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