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哈尔滨机场通航30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万人次
2009-10-12 09:09:19 来源:东北网  作者:顾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尔滨市民张国栋成为哈尔滨机场2009年第500万名幸运旅客。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俯瞰图。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迎来客流高峰。
机场跑道。以上图片由东北网记者 顾硕摄

  东北网10月10日讯(记者 顾硕) 10月8日,是一个令人振奋和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哈尔滨机场2009年的累计进出港旅客人数突破500万人次。这是该机场通航30年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万人次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当哈尔滨市民张国栋成为哈尔滨机场2009年第500万名幸运旅客时,在他手捧旅客证书和纪念品的那一刻,不仅成为他人生中抹不去的记忆,也为哈尔滨机场再上新台阶记下了浓浓的一笔。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于1979建成并投入使用。1993年,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开始跻身于全国大机场行列。2003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2005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2007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万人次。从100万到200万,哈尔滨机场用了整整十年时间,然而从400万到500万,仅用了两年时间。

  哈尔滨机场的迅速崛起令人惊讶,同时,背后蕴含着让人振奋的脚步……

  黑龙江经济发展成为客流递增的“催化剂”

  “哈尔滨机场航空运输快速增长得益于黑龙江经济的平稳发展,得益于全方位市场营效,得益于发展战略的准确定位和实施。”黑龙江省机场集团总经理孙春京一语中的。

  黑龙江省位于祖国的北部边陲,具有毗邻俄罗斯的独特地缘优势,拥有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大界江,有祖国北极漠河,东极抚远,冰雪旅游更是十分著名。但景点距离却比较远。外地游客到哈尔滨以后,去往省内其他景区,会很受时间约束,这就为航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商务活动都成为了客流递增的“催化剂”。

  据介绍,今年以来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哈尔滨市迎难而上危中寻机,以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强大的招商攻势,吸引了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有限公司、韩国韩亚银行等一大批项目和企业落户冰城。同时,吸引了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晔带领澳门经济界知名人士上百人飞至冰城。据统计,1—9月份,哈尔滨机杨运送高档商务旅客41424人,同比增长13.5%,起降公务飞机同比增长50%。

  延续年初冰雪旅游客流高峰,今年以来哈尔滨机场客流持续走高,出现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景象。在往年是淡季的3至6月,今年哈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保持30%以上的增幅,7、8月旅游旺季增幅高达40%。

  日益繁荣的会展经济也吸引了大量“空中来客”,仅第二十届哈洽会期间,哈尔滨机场共起降航班1028架次,运送旅客12万人,同比增长25.6%和35.8%。

  全方位营销硕果累累

  为了实现运输生产量的增长,哈尔滨机场实施了全方位市场营效工作。

  黑龙江省机场集团领导利用省市领导乘机出行在哈尔滨机场逗留的间隙,向省市领导建言献策,介绍黑龙江机场业务发展现状和哈尔滨旺盛的航空市场需求,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在黑龙江省机场集团的统一协调沟通下,省政府与深圳航空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成功引进了哈尔滨机场的第二家基地航空公司;地方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2009年省政府总共补贴航线接近4000万元,开通了省内除大庆以外所有支线机场,以及蒙东海拉尔、满洲里等机场直飞哈尔滨机场的航班;《黑龙江省航线规划编制与设置暂行办法》也将准备实施,省政府为航空运输发展提供资金补贴,促进黑龙江民航事业发展。

  黑龙江省机场集团公司领导多次亲自带队率领市场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南下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走访国航、上航、海航、吉祥、深航等航空公司,争取航空公司在哈尔滨投入更多的运力,开辟新航线。鲲鹏和昆明两家航空公司新开辟了哈尔滨航线,上航、吉祥、深航、海航等航空公司增加了飞往哈尔滨的航班。

  市场营销部门充分利用各种航线航班洽谈会、审核会的机会,向各家航空公司进行宣传,制作并发放宣传光盘30余份;加强了与各航空公司在哈营运部沟通,开展各类联谊活动,并通过个营运部向总部争取运力投放。定期对机场就运输生产数据进行详细分析、随时关注市场特点和航线变化、客票销售情况、积极挖掘潜力航线,并通过电话拜访和电子邮件相结合的方式,与航空公司航线管理人员沟通。仅上半年就为101名航空公司运力人员发送数据报告540份次,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各航空公司对哈尔滨航空市场的认知度。

  据统计,今年有9家航空公司新增26条飞往哈尔滨的航线,每周增加航班120班。国航、南航、东航还将波音757等2032架次大型客机调至哈尔滨机场运营。同时,哈机场国际大件货量增加,哈市大企业使用世界最大的安124运送国际货物8架次,同比增长两倍。

  东北亚区域航空枢纽正在形成

  据了解,随着哈尔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实施,哈尔滨的龙头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哈尔滨机场区域航线运量大增,东北亚区域航空枢纽正在形成。

  黑龙江省机场集团经过市场调研、战略分析,制订了“以干带支、以支促干”的发展思路,积极完善干线网络,新增哈尔滨飞往秦皇岛、盐城、台北等城市的航点,增加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枢纽机场的航班密度,目前已经分别达到每天17班、13班、5班,有效地提高了哈尔滨至三大枢纽机场的整体运力,并可实现国际中转旅客、区域支线中转旅客的快速集散。加大了支线市场开发力度,开通了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至哈尔滨的直达航班,使省内的齐、牡、佳、黑、漠、伊6个支线机场全部与哈尔滨实现了通航,加上蒙东海拉尔、满洲里等支线航线,构建了以哈尔滨机场为中心的覆盖省内及蒙东各支线机场的支线航空网络。同时,利用哈尔滨丰富的干线网络,通过制定中转流程保障、开发中转联程产品等一系列手段,吸引了支线机场旅客选择航空出行方式。这就意味着,只要从哈尔滨机场起飞能到达的地方,其他支线机场都可以通过哈尔滨中转,飞往国内外各个城市。

  今年以来,哈尔滨机场投资6000余万元,完成了候机楼高架桥、停机坪改造等工程,添置了客梯车等一批保障设备,改善了机场硬件条件。积极改进运行流程,大力开展业务培训,严格安全和服务质量管理,着力强化软件,提升服务品质;完善中转设施,优化中转流程,提升综合保障能力,为机场客流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黑龙江省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充满信心地介绍说,按照现在的增速,哈尔滨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预计将达到630万人次。

  步启今昔,足距未来。目前,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正一如既往地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朝向“将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建设成为黑龙江及蒙东地区枢纽机场,远东地区门户机场,东北亚地区旅游集散中心”战略目标一路阔步前行!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