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9日讯 希勤乡爱业村村民王大勇有了新工作,就是把屯里每天产生的畜禽粪便及垃圾清理到村外。加上种地的收入,他的年薪比原来翻了一番多,达到7000多元。入秋以来,双城市参照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在全市各村屯都设置了专职保洁员,他们就像城里的清洁工一样,成为乡村环境美容师。
村村设置保洁员
双城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县份,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和畜牧业规模的扩张,柴草和畜禽粪便成为当地一大公害,也成为农村环境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几年来,双城市多次集中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会战,但往往是“战一会儿、净一阵儿”,难以取得“长期”效果。今年,该市借鉴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在全市各乡镇都成立了专门的环卫队伍,配备了专用垃圾清运车,定时定点清理主要街路上的垃圾。同时,每个村都设有保洁员,监督并清理村内垃圾,实现生产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为使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常态化,该市各村屯均设有固定垃圾堆放场所,均成立了农村环境卫生执法大队,逐步把农村环境整治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同时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制定了村规民约、门前三包、道路及公共设施管护等一系列制度措施。
让垃圾变废为宝
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财富。为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双城市把清理垃圾粪便与新型能源建设、开发生物质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化解环境污染问题,又带来相应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几年来,他们借助国家建设沼气国债项目,积极引导农民建设户用沼气池,并在农村大力推广“一池三改”沼气技术,利用沼液、沼渣生产优质蔬菜、水果。目前,该市已建设8立方米户用沼气池2900个,年可消耗粪便3.34万吨,同时可产生沼渣、沼液3万吨。
双城市还利用牛粪、秸秆,压缩处理制成生物质秸秆颗粒燃料。目前,该市正在建设黑龙江省双赢再生能源和双良可再生能源两家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企业,企业全部达产后,年可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100万吨。
牲畜粪便经过堆沤、发酵或通过工厂化处理可制成有机肥,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必须的原料。2005年,双城市引进了以牛粪、秸秆为原料的生产双孢菇项目。1立方米牛粪、秸秆发酵后可生产30斤双孢菇,纯效益可达80元。该市已在东官、幸福两乡镇建设两万平方米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年可产优质双孢菇60万斤,消耗粪便、秸秆2000吨。
奖励制度不可少
保持农村环境卫生,资金投入必不可少,为调动乡村两级环境卫生建设的积极性,双城市制定了“以奖代投”政策。
该市由财政出资10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卫生建设专项补贴,采取“以奖代投”和“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环境卫生建设给予相应的补贴和奖励。对环境卫生整治会战先进乡镇和标兵乡镇,每个乡镇奖励4-6万元;对环境卫生建设先进村和标兵村,每个村奖励4-6万元;对环境卫生建设成绩突出的村干部,每人奖励5000元;对巩固环境卫生建设成果不反弹的先进村,市里每年拨付环境卫生管理经费1万元。
今年上半年,该市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达标乡村及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共发放“以奖代投”和“以奖代补”资金16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