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将投500亿利用20年时间打造健康水生态系统
2010-01-29 14:53:1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马智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一江三沟三河三湖总体布局图。

  百里生态长廊航拍图。

  黑龙江新闻网讯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29日接受国家评审,国内多名水利专家、院士及水利部负责人齐聚省城,为恢复水生态建言献策

  在哈尔滨未来的发展战略中,把松花江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纲,要切实加快“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开发建设步伐,实现以水兴城、以水富城、以水丽城,打造滨水名城。可见,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治理是当务之急。

  据了解,哈市2009年开始向国家申报“水生态试点城市”,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编制了《哈尔滨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根据《规划》,哈尔滨市将投入500余亿元,利用20年时间,在哈尔滨市打造“以松花江为纲,中央长廊带动两翼,一江三河三沟三湖相连通,地表水地下水兼顾、陆域与水域相呼应”的健康水生态系统。如果此《规划》能顺利通过并实施,一个人水和谐的健康水生态时代将到来。


 

  水生态系统破坏加剧修复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城市水环境功能提出了多元化需求,旅游、休闲、自然与人造景观和丰富水文化等附加功能开始突出。而哈市却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谈起哈尔滨市申请成为全国水生态试点城市的初衷,哈市水务局的同志感触颇多。

  据了解,由于松花江干流污染及滩涂无序开发等因素,导致水生态退化,城市部分内河断流、河道占用地严重、一些地区长期受内涝威胁等,已成为制约哈尔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有专家呼吁,目前,松花江段河滩人为干扰破坏严重,管理无序,保护力度薄弱,缺乏统一的全面规划。同时,呼兰河、阿什河两河、“三沟”的治理、现有湿地的保护与修复等任务也十分迫切。

  如何在兼顾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航运等功能基础上,保护河流的健康生态系统,成为哈尔滨市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课题。为此,哈尔滨市迅速启动了全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规划编制工作。

  保护为主建设为辅哈市编制水生态规划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哈尔滨市在河流整治和水生态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松花江河段滩地的普查,编制《松花江哈尔滨市区段滩涂保护利用规划》、《哈尔滨市松花江沿江产业带规划》等规划,实施水上公园、金河湾湿地植物园建设等,为哈尔滨市开展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哈市编制了《哈尔滨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多次组织国内知名院校专家到哈市进行现场调研和考察,在收集资料、实地调查、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利部的意见和哈尔滨市的整体工作部署,多次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后送报国家评审。

  据了解,此《规划》将总体目标确定为打造“以松花江为纲,中央长廊带动两翼,一江三河三沟三湖相连通,地表水地下水兼顾、陆域与水域相呼应”的健康水生态系统。规划范围为市内八区,将分近期、中期、远期实施,到2030年将在哈尔滨市建立起自然、健康、和谐、安全的水生态系统。

  四大工程支撑水生态将极大改善

  按照《规划》,哈市将重点打造“百里生态长廊”、“松江湿地北国水城”、修复阿什河河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要的河流湿地等四大工程。

  其中,百里生态长廊上起哈尔滨和双城交界处,下至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全长123km,总体布局为“一江,两带,三段,五岛十滩”。其中“一江”是松花江哈尔滨段。“两带”是沿松花江两岸的水陆生态交错带和堤岸生态绿化带。 “三段”则是指自肇东界至上四环桥的湿地保育区段,自上四环桥至滨北桥的湿地景观区段,以及自滨北桥至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湿地保护区段。而“五岛十滩”则包括大套子滩、群力外滩、狗岛等在内的滩岛。

  另外,“松江湿地北国水城”的战略构想,是以松花江沿岸产业带开发、呼兰河、肇兰新河综合治理为重点,充分利用河渠、泡、湿地等水系,通过人工开挖、疏通河道等措施,形成“二纵、三环、四横、十八湖”的生态水网。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规划》对于全面改善哈尔滨市水生态情况,保护和利用滩涂资源、构建松北水城方面将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哈尔滨市水生态系统状况的改善,将带动松花江滨水经济带的振兴,推动哈尔滨的发展,为“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提供坚强支撑。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