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2月12日讯 过春节,一家老少围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中国人的过年传统,但随着家庭格局的变化,今年春节,不少市民选择和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组合”吃年夜饭,让除夕夜过得更热闹、更有年味。
街坊邻里多个家庭同吃“年夜饭”
道里区友谊小区居民于明和妻子的双方父母均已过世,每逢过年,他家都是一家三口冷冷清清地吃年夜饭。当他得知还有两家邻居情况和他家类似时,便提出三家人凑在一起吃年夜饭。
为此,三家人专门制订出一份多达20个菜的年夜饭菜单,有人负责采购,有人负责上灶。另外,孩子们还排练了独唱、舞蹈等节目并设计了猜谜、脑筋急转弯等小游戏,准备在除夕当天三家人一同娱乐。
独生子女婆家娘家一起过年
市民刘静与丈夫是一对“80后”独生子女。往年除夕夜,小两口头半夜去婆家,后半夜去娘家,但无论去哪家,另一方父母都觉得空落落的。
今年,小两口让公公、婆婆、岳父、岳母都到他们小家过年,6口人相约一同吃年夜饭,大年初一,再一起去冰雪大世界游玩。
空巢老人“搭伙”过年不寂寞
家住香坊区的吴鑫德、黄国强两位老人素不相识。今年过年,他们的儿女都不能从外地回家过年,眼瞅着别人家过年气氛一天比一天浓,两位老人心情都很失落。
为此,社区工作人员把两位老人介绍到一起过年,老哥俩见面后聊得很投机,两人约好不但除夕在一起过,初一、十五也都凑到一起过。
独居青年网上“拼年”成时尚
连日来,记者在“冰城论坛”、“天涯社区”等一些哈尔滨网上论坛看到:“我是外地的,不能回家过年,想找哈市独居年轻人一同过年”等类似“拼年帖子”不少。
在哈尔滨市一家银行工作的小许告诉记者,他是大连人,在哈尔滨上大学后留哈工作,今年他不能回家过年,就通过网上聊天和另外三位志同道合的网友“拼年”。大家准备一起到饭店吃年夜饭,再去看电影、KTV欢唱,准备过上一个时尚的春节。
对此,哈尔滨市一位社会学家认为,尽管如今的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家庭人口越来越少,但人们渴望在过年时团圆热闹的传统观念不会改变,“组合过年”、“搭伙过年”等“拼年”新办法都不失为一种热闹、喜庆、祥和、团圆的过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