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20日,成都市政府对中心城区内市、区两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施行错时上下班制度,运行两天,消减高峰车流量作用初现。地铁工程建设,一些交通大项目上马,今年哈尔滨市交通状况不容乐观,是否可以采取错时上下班缓“堵”呢?23日,记者对哈尔滨市上班一族进行采访,八成被采访市民对此表示赞成,建议政府借鉴部分城市经验,错时上下班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成都 错时后交通变顺畅
20日,成都市要求市中心城区内的市、区两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施朝九晚五的错时上下班制度,午休时间缩短1小时。此前,成都市内五城区市级机关执行8时30分至18时的作息制度,早晚交通高峰时间为每日7时45分至9时、17时45分至19时。实施新的作息制度后,清晨集中出行的交通流被分流,原来集中于早晚75分钟时间内的交通流被分隔为两个时间段。记者从成都当地媒体获悉,错时出行有效削减了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
23日,记者与成都市民刘先生电话连线,刘先生说,错时上下班后早晚高峰时段车流明显减少。政府机关9时上班,银行9时30分上班,延后半个小时上班未给市民办事造成太大影响。
调查 被访市民八成赞成
23日,记者对哈尔滨市不同行业的50位市民进行采访,八成人对这项措施表示赞成,认为会提高车辆通行速度,缓解交通拥堵,但哈市能否施行关键要看政府决策;两成人认为没必要施行,担心工作和生活状态发生变化,个人习惯会受影响。
提起早晚高峰堵车,的哥郑先生一肚子苦水:“每天早晚高峰正是生意好时,可车流量大时,根本跑不起来。现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很多有车,如果错时上下班,车少了,就能多拉快跑。”
哈市公交管理处齐先生表示,高峰时段社会车辆与公交争道,导致公交车运营速度降低。“施行错时上下班,再开通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等,肯定有更多人愿意乘公交出行。”齐先生说。
在道里区经纬街转盘道值勤的交警田世涛告诉记者,这里一个信号周期在50秒左右,通过车辆达二三百辆,下班高峰时段车流量更大。“如果施行错时上下班,早晚每个高峰各分解为两个小高峰,减轻了车辆过度集中的交通压力。同时,实行错时上下班制不需要投入其他成本,具有易实施、见效快的优点。”田世涛说。
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赵瑞政认为,实行错时工作制,是按社会规律调节社会行为的需要,是一种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制度安排。错时上下班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少了,车辆使用成本节省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采访中也不乏无所谓和反对的声音。在哈市某大型商场工作的李显龙说,自己一般步行上班,偶尔乘公交上班遇到堵车也能接受。一旦上下班时间调整,工作和生活规律就要发生变化,就拿孩子上学来说,若错时上下班,家长就没法接送了。市民胡女士认为,南方人夜生活丰富,9时上班较正常;北方人晚上不太爱出门,尤其是冬天,比较适合早上班、早下班。
建议借鉴外地统筹规划
目前哈市上班族每天遵循的主流作息时间是:上班8时至8时30分,下班17时至17时30分。哪些单位可以错时上下班?如何安排?需要政府部门综合各单位的实际工作等情况,统一制定错时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市民王鸣友认为,工业、制造业可以7时30分上班,16时30分下班。商场9时或9时30分上班即可,因为逛街的人出门没那么早。考虑到市民办事方便,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还应在8时或8时30分上班。
哈市政协委员徐振威认为,学生上学的时间不太好动。而在达到国家法定工作时间、不影响单位内部运作的前提下,市区的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可推行错时上下班。
市民陈凯认为,政府部门应对一些已施行错时上下班的城市进行考察,对施行效果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能为哈市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