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红平小区天然气爆炸事件50余户受灾居民仍“无房可住”
2010-03-31 15:16:0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妮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望着被炸的居民楼,居民们期盼安置政策能尽早兑现。

  东北网3月31日讯 1月4日,哈尔滨市道外区红平小区发生天然气爆炸事件,事故造成该小区9号楼1单元和2单元楼体破裂严重,50多名居民无法继续在此居住。13天后政府出台了安置政策,受灾居民交口称赞,纷纷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安置办法,等待和政府签订安置协议。可如今3个月过去了,安置政策没了下文,居民们更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了解安置的进展。

  爆炸13天

  安置政策出台

  1月4日爆炸发生后,哈尔滨市政府、道外区政府、大有坊街道办事处都纷纷为受灾的50多户不能回家居住的居民提供吃饭和住宿的地方。1月17日,由道外区政府多个部门组成的哈市红平小区“1·4”爆炸事件安置小组出台了受灾居民安置办法,张贴在居民楼下。安置办法很详细,包括原面积兑换新房、回迁、评估作价后货币补偿等3种安置政策。居民们看到政府如此快的时间内就出台了安置政策,感到很欣慰。

  在安置摸底调查中,50多户居民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安置政策。当时,安置小组承诺按房屋的面积大小,给每户居民每月几百元不等的临迁费,让居民租房。

  安置小组找来专门的房产评估机构,为选择货币买断房产的居民做房产评估、作价。居民们说,“当时安置小组人说房产作价公示3天,就和我们签订安置协议。”

  为了办公方便,安置小组就驻扎在了红平小区里。居民们说,“安置小组一共在这呆了6天,等50多户居民都选完了安置政策,评估完了,就离开了。”

  于是,居民们开始满怀希望地等待签订安置协议。


 

  安置没兑现

  居民没拿到安置款

  居民们都从家中搬了出来,看了安置政策,签了安置摸底调查,却没等来安置协议,直到现在3月个过去了,再没有部门出面说安置协议的事情,居民们也没拿到任何安置款。

  1月17日出台的爆炸安置办法中,并不包括受损比较严重的2单元204、304、404、504和1单元的403等5户居民家,2单元204、304、404、504这4户居民家的屋顶全被炸塌,掉到了二楼。“我家所有的东西什么都没拿出来,结婚证、户口本等证件也没了,现在政府也没个说法。”家住2单元504室的梅女士说。

  无房可住

  居民无奈住车库

  从1月4日到3月30日这76天中,除了政府提供住宿的10余天外,居民们都自己投亲靠友,找地方居住。一些居民家经济条件不好,只好在亲戚家东住一晚,西住一晚,有时还住在车库内,有的居民一次拿不出几千元的租房费,只好一家三口租住在一天十几元的小旅店内。

  9号楼2单元703室的居民李大娘说,爆炸后,她和老伴到女儿家住了几天,可女儿本来就与她婆婆住在一起,还有孩子,40多平方米住6个人实在太挤,在女儿家只能打地铺,李大娘还到她外甥家住过。“住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我和老伴没退休金,老伴给人打工,一个月就600元,租房了就没钱吃饭了,无奈只好住到了外甥的车库里。车库没暖气,非常阴冷。”已54岁的李大娘抹着眼泪说。

  9号楼1单元1楼的居民孙先生一直住在一个包子铺隔出的一个小单间里,屋子不到10平方米,没有窗户,爱人、12岁的孩子和他一起挤在一张1.5米宽的床上,没地方吃饭,吃饭只能买些东西对付一顿。


 

  受灾居民期待说法

  现在,50多户居民几乎天天都要到街道办事处来看看是否安置有了信儿,可却一直无消息。

  “我们都不知道去找谁?安置政策到底能不能执行,什么时候执行,办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只想有个部门出面和我们说清楚,让我们心里有个底。”

  29日,记者辗转了解到,红平小区的安置工作由道外区建设局负责。道外区建设局一位姓库的局长称,“安置政策已上报到了区里,等上级领导签字呢。”

  事故原因仍不清楚

  红平小区“1·4”爆炸点在2单元404室,当时家中一名19岁男孩鹿军独自在家,因被炸伤严重,昏迷不醒,爆炸后被送到哈医大一院急救。

  30日,记者在大有坊街道办事处也看到了鹿军的父母。母亲许春艳说,爆炸后经过抢救,鹿军生命体征逐渐稳定,意识也清醒了,儿子清醒后说爆炸时他正在家中睡觉。2月10日,鹿军在花费了40多万元的医疗费后,出现心脏衰竭症状,离开了这个世界,作为爆炸点唯一当事人的鹿军也成为此次爆炸事件中唯一一位死者。

  目前,爆炸事故的原因仍不清楚,没有相关部门出面给说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