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4月6日至8日,黑龙江省长栗战书到绥化市北林区、庆安县和明水县,就督促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进行考察。他强调,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第一要务,全省上下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项目建设摆在工作的中心位置,当成第一位的任务,作为衡量工作、考核干部的最重要标准,抓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三次专门研究部署推进全省项目建设工作。这次,省政府又派出8个督查组,分别由省长、副省长带队,深入到各个市地督导检查项目建设。
绥化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近年来绥化坚持“产业建设、项目开发、招商引资”一体推进、联动发展,探索走出一条以工促农、以工兴市的发展道路。栗战书一行首先考察了由省农垦总局投资建设的北大荒冰雪食品有限公司浆果和蔬菜保鲜项目。企业负责人告诉省长,浆果和蔬菜保鲜项目达产后可形成年加工500万穗玉米、2500吨保鲜果蔬和储存5500万吨产品的能力。栗战书对此表示赞赏,鼓励他们加紧施工进度,尽快达产达效,还希望企业充分依托农垦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同时,吸纳更多技术人才,发展新材料、生物和信息等新兴产业。绥化新安硅材料有限公司于2008年兴建,年产10万吨化学硅及年产3万吨微硅粉;其下游企业绥化宝利光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物理法制备多晶硅,已具备了5600吨的生产能力。
两家企业都位于硅基材料园,以它们为龙头构筑起了我省硅基材料产业的一个集群雏形。栗战书详细了解产品研发、工艺流程和市场前景,召集随行同志研究如何支持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把硅基材料产业做大做强,并要求有关部门进行科学论证和充分市场调研,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尽快筛选一批有潜力、有市场的企业和产品,集中力量予以扶持,把产业链条一个一个拉长,尽快打造我省新兴产业集群。庆安县勤劳镇曙光新村是一个拥有72年历史的朝鲜民族村,去年该村启动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示范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建成面积15959平方米的5层住宅楼4栋,共187套住宅。栗战书走进村民李振河和柳成浩家里,询问是否满意现在的居住环境,在生产生活方面还有哪些困难,并对全国人大代表朴广钟致富不忘乡亲、捐资支持家乡建设表示赞赏。他希望曙光新村按规划建设,真正形成农村城市化、建筑风格民族化、人居环境现代化的新型村镇,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提供样板。栗战书还考察了绥化中粮大米综合加工基地项目、三精明水药业、环宇格林粮食开发有限公司续建项目和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参观考察了绥化科技文化博物馆。
7日晚,栗战书在明水县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绥化市委市政府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对绥化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项目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与省直部门、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负责同志共同分析形势,研究解决市县提出的项目建设遇到的问题,进一步部署全省项目建设工作。他指出,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今天的产业项目投资就是明天的发展。我省要加快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及周边省份的差距,必须由一批重大的产业项目做载体、做支柱、做“引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进一步认清目前严峻形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紧逼加压,往上加码,下大力气抓准、抓好、抓实产业项目建设,实现GDP和财政收入突破性跨越,为我省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和保障。
栗战书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而抓好项目建设又是发展的主要手段,所以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第一要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也要靠项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要在项目上体现。各地各部门,一要把项目建设摆在工作的中心位置,当成第一位的任务抓好,把项目建设工作作为衡量工作、考核干部的最重要标准。抓纲带目,纲举目张,项目建设就是纲。在工作摆布上,首先抓项目建设,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建设的推进。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工作,一切工作都要围绕项目建设转,一切为了项目建设,一切资源都要向推进项目建设倾斜。抓项目、抓发展,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没有能吃苦、不怕累的精神干不好,也干不了。要通过组织、考核、奖惩、压任务、签责任状等办法,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一支能抓发展、上项目的力量,充分激发大家抓项目、抓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二要把现有的项目做实。进一步端正态度、转变作风,不摆花架子,彻底杜绝“假”项目、“汇报”项目、“有头无尾”项目、“半截子”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把项目做实,多就是多,少就是少,汇报一个做实一个,干一个成一个,把虚的项目去掉,用真功夫说话。三要千方百计上新项目。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谋划精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多层次加工增值,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紧紧盯住全球市场、全国市场、区域市场,按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把产业项目做成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体现消费走向的有效载体。积极组织和鼓励干部走出去、请进来进行招商,策划多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通过制度安排鼓励招商有功者,调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让投资商进得来,留得下,挣得钱,做得大。
栗战书希望绥化全市上下振奋精神、坚韧不拔,确立远大目标,拿出全新的精神面貌,以农业现代化、农区工业化、城乡一体化为基本方向,把项目建设工作落实好,努力在全省市(地)中提升位次,促进财政收入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用项目建设支撑起绥化未来发展的美好明天。
省直有关部门和绥化市及相关(县)、区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参加考察、座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