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日前,省农科院紧急组织30个研究所(分院、中心)的数百名农业科研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支农小分队,深入省内45个市(县)探讨“抗低温、备春耕”对策,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17日,一支由大豆、玉米、水稻、小麦、蔬菜等专家组成的20人科技服务团,深入绥化市北林区及绥棱县,针对现在土壤及温度状况,为当地春耕生产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指导农民积极备春耕、保春种。在受灾较为严重的宾县居仁镇吉祥村,玉米专家张凤鸣在田间为农民朋友作了应对措施专场报告,科研人员还向受灾较为严重的农户赠送了优良水稻品种,减轻农户的生产自救压力。在兰西县,突如其来的暴雪造成197栋水稻育秧大棚被毁,水稻床土难取,苗床难做,秧苗难育,部分玉米田秸秆难清,春整地作业难。专家组针对这些情况,帮助农户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春耕方案,还因时、因地、因苗向农户传授抗低温保春苗技术。
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目前我省大部分耕地土壤温度低、水分大,尚有明水地块,今年春耕播期拖后10天左右。专家建议农民朋友们不要观望、等待,要认识到今春不利气象灾害的严重性,立即行动起来,变被动为主动,坚持抢播抢种,努力提高播种质量。针对不同地块,实行简化整地,采用多种方式边整地边播种,确保出苗,抢积温保成熟。要根据地块、播期调整品种和作物种植结构,杜绝品种的越区种植,根据不同播期选用适合的品种和适合的作物。
责任编辑:连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