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中国(大兴安岭)低碳经济论坛现场。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摄。 |
![]() |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陈宗兴宣布本届论坛开幕。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摄。 |
![]() |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庄国荣宣读王刚的贺信。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摄。 |
![]() |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讲话。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摄。 |
![]() |
政协黑龙江省委员会主席王巨禄讲话。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摄。 |
![]() |
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杜宇新讲话。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摄。 |
东北网8月13日讯(记者 杨林川)13日上午,2010中国(大兴安岭)低碳经济论坛在漠河举行,主题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主任王刚在论坛开幕式上发来贺信表示,希望论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倡导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深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遇到的新问题,紧紧围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谋创新之举、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陈宗兴宣布论坛开幕。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省政协主席王巨禄,省委副书记杜宇新在会上分别发表讲话。
全国人大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省人大副主任、农工民主党黑龙江省主委陈述涛主持开幕式。
张维庆在讲话中表示,大兴安岭地区作为国家最大的木材生产供应基地,在历史上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大量优质木材等原材料,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遏制东北和华北地区气候非正常变化,维护我国东北地区农牧业健康发展,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生态屏障作用。如今,大兴安岭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生态和区位优势,走低碳发展道路,必将在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森林碳汇、发展清洁能源、保障国家生态屏障安全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张维庆指出,大兴安岭要牢牢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为理念,坚持立足长远、脚踏实地、科学高效地开发利用区域资源,努力打造大兴安岭地区低碳、绿色、生态的品牌价值,大力发展以低碳产业为核心、以林业碳汇和低碳技术为特色、以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为基础、以低碳化能力提升和低碳经济重点示范区项目为支撑的、符合大兴安岭实际和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低碳经济发展新格局,在全国率先探索出林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新道路和新模式,为全国林区低碳经济发展创造可资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王巨禄在会上发表讲话时说,以“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国内外低碳产业发展状况与趋势、建立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发展低碳经济机制、碳汇交易展望、黑龙江省和大兴安岭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等方面进行交流,此次论坛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王巨禄表示,2010中国(大兴安岭)低碳经济论坛是一次呼唤全社会要高举低碳经济发展之旗,共同开启生态文明新道路的重要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是一次上下互动、相互支持,为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行动,是黑龙江省尤其是大兴安岭发挥资源环境优势、为在国家层面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工作的最大支持。
杜宇新在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现在大兴安岭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加快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路径选择至关重要。新一届地委、行署领导班子提出了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的战略构想,编制了全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确定了以发展低碳经济的新道路和新模式,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生态环境改善和人民生活品质提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同资源环境有效保护与利用“双赢”的目标,符合省委省政府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和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把大兴安岭在全省区域发展中的定位进一步精准化,既有利于抓好落实、见到实效,又有利于率先突破、带动全局。这将走出一条林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杜宇新表示,希望大兴安岭地委、行署带领全区人民解放思想,坚韧不拔,努力做好“在保护中发展”和“在发展中保护”这篇大文章,扎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力争早日把大兴安岭建设成为全省最富裕、最文明、最和谐的地区之一。
据悉,本次论坛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农工民主党中央、省政协主办,大兴安岭地委、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中国经济报刊协会承办,旨在搭建全国低碳经济发展交流平台,探讨低碳经济发展机制和产业走向,展示低碳技术和产品,为各地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智力支持。
国内低碳经济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和从事低碳产业的企业家和全国政协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农工民主党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司局处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论坛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