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虎头边防官兵照顾孤寡老人爱心延续十六春秋
2010-09-24 06:31:13 来源:东北网  作者:邵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3日讯(记者 邵奇) “来,大家看这里,照相了,茄子!”2010年9月22日,八月十五中秋节,在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边防工作站营区内,李玉田老汉和他的“兵儿子们”照了第十六张全家福,而这十六张全家福饱含着浓浓地深情,用虎头镇喜乐照相馆的老板张宝昌说:“每年我都免费给李老汉和他的‘兵儿子们’照全家福,这帮边防兵真是人民子弟兵啊,十六年了,像自己亲人一样照顾李老汉,这份执着坚守的感情太难得了!”

  十六年来,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临江村的李玉田老人不再担心房子被风吹雨打了,不再担心感冒生病无人照料了,黑龙江省边防总队虎林边防大队虎头边防工作站的官兵们就像亲儿子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

  结亲孤老汉有了“兵儿子”

  今年已经78岁高龄的李玉田老人无儿无女,老伴也在1992年因病去世了,孤苦一人生活十分困难。1994年6月的一天,李老汉在边防工作站旁的水井打水时,由于井边湿滑李老汉摔倒在井边一时无法动弹。就在老人躺地痛苦呻吟时,恰好工作站外出野外训练回来,官兵们发现摔伤的李老汉立即将他抬到卫生院进行救治,了解到老人孤身一人后,站里不但为老人垫付了医药费还每天安排专人照顾老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在官兵们的细心照顾下老人终于养好了伤。

  老人出院后,官兵们主动与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处处照顾他的生活,那年春节,官兵们把李老汉接到站里一起过年,并在正月初十老人生日那天与老人照了第一张全家福,李老汉与“兵儿子”正式认了亲。从此,边防官兵就时刻把李老汉的冷暖放在心上,16年来,无论刮风下雨,春夏秋冬,李老汉家里总少不了边防官兵忙碌的身影。

  真情 “兵儿子”胜似亲人

  “认了亲,就要当自己的亲人去对待!”这是官兵们共同的心声。对于孤寡老人来说,老有所居是头等大事。李大爷的房屋因为年久失修早已岌岌可危了,不但屋顶坍陷,而且墙壁上裂开了一道道缝,每逢下雨屋里根本待不了人,官兵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官兵们自己掏钱买来砖,亲手一砖一瓦地将李大爷的房子修葺一新,还为老人重新砌了火墙和炕,从那以后李大爷的房子夏天再没漏过雨,冬天屋子里十分暖和。

  随着李大爷年纪越来越大,不但行动不便这病那病也多了起来。16年来,官兵们不仅照顾老人的生活,还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每次去看望老人的同时,都会根据季节上的变化带上一些常用药,并指导老人服药,每半年定期带老人到卫生院进行体检,使李大爷的一些病的得到及时诊治。于此同时,官兵们还定期上门服务,打扫卫生,嘘寒问暖,每月送去大米、食用油,猪肉等生活用品。

  坚守 血浓于水的那份亲情

  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16年来,虎头边防工作站的官兵走了一批又一批,但照顾老人的“爱心接力棒”始终在传递。这么多年来,工作站早已有了这样不成文的规矩,每到老兵退伍、新兵下连、干部调转,调转干部和退伍老兵都要再去探望一次李大爷,总忘不了将照顾老人的任务交代给新调入的干部和新入伍的战士。2008年年底,工作站领导调整,即将调离工作站的老站长和6名即将退伍的老兵自发捐款1000元,买来老人还吃的食品和日用品,带着新来的工作站站长王国强、教导员苏铭铭来到李大爷家。当听说老站长和6名战士要走,李大爷依依不舍的拉着他们的手泣不成声,老站长亲手将李大爷的两只手分别交到新来的王站长和苏教导员手上,哽咽着郑重地说:“我把李大爷托付给你们了,希望你们继续认好这门亲,照顾好李大爷,将这份亲情延续下去!”“请老站长放心,我俩代表全站官兵表态,我们只会做的更好,坚守住我们站这份光荣的传统!”

  浓浓诚挚的情谊让李玉田老人感到了“家”的温暖,“兵儿子”们的十多年如一日的照顾也深深打动了李大爷的心扉。李大爷对“兵儿子”们一直心怀感激,总想为这些孩子做点事。一有空,李大爷总喜欢到工作站去,在战士们工作、训练之余,手把手指导战士们开辟菜园,种上蔬菜瓜果,丰富站里的“菜篮子”,还经常到工作站旁边的乌苏里江钓上些新鲜的江鱼给“兵儿子”们调剂伙食。

  乌苏里江可以作证!16年来,虎头边防工作站的官兵和老人建立起了深似江水的情谊,我们相信,他们对老人的这份爱仍将一批接一批传递,一代接一代延续…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