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公安部出新规哈市考驾证:指纹+视频+录音 全程监督
2010-10-11 10:24:0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马冀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考验处监控中心随时能监控到考生的考试情况

考生正在录入指纹、头像等信息

科目一考试

  东北网10月11日讯 目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每年新增机动车2000多万辆。为加强机动车和驾驶人的管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于近日推出了9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措施。其中,要求车辆管理所进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要全部使用指纹、视频、录音等监控手段,以加强对考试工作的全程监督。9日,记者来到哈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驾管处考场,亲身体验了一回电子考官的公正和严厉。令人欣喜的是,哈市地区唯一的驾考场所——设立在哈市平房区的哈市交警支队驾驶员考验处考场,已实行电子监考、电脑打分、指纹录入等现代化措施。无论任何人,都必须亲自参加考试,没有一点作弊的可能。

  笔试本人指纹入门

  抄袭成奢望

  “参加科目一(俗称笔试)的考生,都得先在等候区域等候,然后按照预约序号,逐个办理信息审核和录入。符合条件的考生,将直接获得一个考场号和座位号。”驾管处副处长邵本贵告诉记者,无论是考场号还是座位号,都是由电脑随机产生,任何人无权决定考生在哪个考场考试,也无权要求考生坐在什么位置。另外,考生进入考场时,必须凭借本人指纹才能顺利参加考试。

  记者注意到,几分钟内相继通过审核的两名考生,座位号为别为“63”和“35”。也就是说,他们审核时的顺序相近,但座位却离得很远。邵本贵说:“每个考场内的监考民警,也都是开考前随机产生,即使熟人想做‘考官’工作,也不知道具体是谁监考。考试完成后,考生成绩会直接体现出来,避免了人为干扰。”记者在一个考场内看到,虽然每两个座位挨得很近,但中间隔离板让考生彼此相见都很难,何况还要逃过现场考官和多个电子眼的监控,抄袭完全成了一种奢望。

  桩考现场拍照

  找人替考是妄想

  与单调乏味的科目一相比,科目二(包括九项和桩考)更能让大部分考生兴奋,因为终于要考核实际驾车技术了。但要想顺利参加考试,考生就必须经过现场拍照、信息录入、身份审核、抽取桩位等程序,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现场不定时全程拍照。邵本贵告诉记者,只有拍完照片的考生才能去考试,没有现场照片就意味着成绩表上没有任何考试信息,可以彻底避免找人替考等不良现象。

  同时,九项和桩考的考场都安装了“门禁”,考生拍完照片后,才可以凭面部头像进入考场,桩位和车辆均为随机抽取。记者看到,考生在桩考过程中,提车、启动、转弯、倒车等步骤成绩会由电脑当场评出,并立即连同考生姓名和考试过程等传送至公安部数据系统,接受公安部网络信息监督,防止违规数据的产生。

  时间等最后一名考生

  几时考完几时下班

  “每年大学生毕业前夕,都是驾驶人考试高峰。所以,能一次考完的决不让大学生往返两次。”邵本贵说。根据粗略测量,记者注意到平房区考场与市区内的往返距离在40公里左右,且路况非常不好。如果因路途遥远,当天来考试的考生未能顺利考试怎么办?邵本贵表示,考场确实距市区较远,且受天气、电力、网络等影响较大,考生来一次很不容易,民警会考完最后一名考生才下班。考场开展的延时服务,将尽可能让所有考生都满意而归。

  据哈市交警支队驾管处处长杨正民介绍,市驾管处考场目前科目一、科目二已全部实行电子考试,每天6个科目总计3000多名考生,每年接待考试人次100万,综合合格率达到70%左右。平均一天颁发驾驶证400本左右,所有考试项目的打分,全部由电脑进行。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只有掌握好交通常识和具备过硬的驾驶本领,才可能顺利地通过考试。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