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日讯 近日,哈尔滨市市民尚女士在万达假日酒店门口被一辆空出租车拒载。尚女士从与该的哥交谈中得知,这位的哥是专门在酒店门口等活儿赚提成的。记者调查发现,哈市专门有这样一群的哥,他们将外地乘客送到宾馆、土特产品商店等地消费,赚取店家给的提成。有的哥甚至不拉街上散客,只在酒店或火车站门口“守株待兔”,等待赚取提成的机会。
靠赚提成旺季月收入过万
在哈市,出租车司机送客赚提成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出租车司机王师傅从业十多年,最初活儿好的时候,王师傅一个月能赚好几千。可随着私家车和出租车陆续增多,王师傅觉得“卖手腕子”太辛苦了。有一天,一个土特产品商店的老板跟王师傅商量,只要王师傅将游客送到他店里,就按游客在店内消费额的30%给王师傅提成。“2004年开始,我就开始专门到香格里拉或火车站附近去拉外地乘客,一天赚一两百元提成不成问题。后来,除了土特商品店,宾馆、洗浴等场所都让我给他们送客人,一个月下来能赚上七、八千。而在大街上拉乘客,每月最多才四、五千。”王师傅对现在的工作状态很满意。
在王师傅的账本上,记者看到了一张“提成价格表”,上面列着跟王师傅合作店铺的提成金额。“土特产品,销售额的40%;普通宾馆,每次50-110元不等;高档宾馆,100元起;医院,劳务费100元,消费200元以上提消费额的30%;皮草店,100元起……”此外还有各大旅游景点、酒吧等娱乐场所等等。“这些是规定价。如果购买了冬虫夏草、人参等名贵药材或者客人消费了海鲜、山珍等高档菜品提成会更高。我单笔提成最高的一次,是一个要去机场的客人想买点东西送人,我将他拉到一家土特产商店,他买了上万元的土特产,我赚了3000元提成。后来跟那个店的老板合作久了,他按40%给我提。”
王师傅表示,这种“活儿”也分淡季和旺季。哈尔滨冬季时游客最多,尤其是南方游客舍得花钱,所以提成也多。“去年冬天,我拉着从上海来的一家四口人,下了火车就要吃特色菜。我看他们穿的滑雪服、拿的包都是名牌,而且知道他们是第一次来哈尔滨,就在松北区的渔村找了一家高档农家菜饭店,还给他们留了电话。当时饭店就付了我50元的劳务费。他们点了一条鱼,还有菌类等,花了将近2000元。我因此提了600元。”王师傅说,这伙客人后来又给他打电话,王师傅就拉着他们去各个旅游景点、饭店和土产品商店。“仅这一家的景点门票、吃饭、购物提成,我就提了四、五千元。”王师傅表示,旺季时候,他一个月能赚1万多元。
乘客不消费也有提成拿
近日,的哥张师傅在等红灯时又收到几张“提成卡”。“商家很欢迎我们拉客去,给的提成不等。旅馆最容易,拉到旅馆门口,老板当场就会结账。其次是饭店,越是大饭店越大方。旺季来临,外地游客消费也旺盛,吃一顿饭花上千元很平常,我们至少能拿到100元的提成。”据他介绍,一些帮饭店、宾馆拉客的出租车司机,一个月仅提成就可赚近千元,占其月收入两成左右。
对于刚刚跑出租两年多的陈师傅来说,他觉得“干这一行水很深”,不是任何人都能干的。“你看饭店或车站门口停着很多出租车,专门拉外地游客赚提成,可不是所有车都能停的。我只是偶尔拉乘客赚提成。”陈师傅拿出20多张名片给记者看,都是“提成卡”或“劳务卡”。在一张“XX宾馆提成卡”背面写着:“房价138元,提成50元。豪华房价格588元,提成280元。钟点房提20元。”上面还注明,“无论客人入住几天,只付司机一天的提成。”领取提成时还需出示驾照。陈师傅说,土特产品商店提成比例最高,景点门票提成比例最少。
陈师傅还表示,有些商店,尽管拉去的客人不消费,他们也会付给劳务费,甚至客人的车钱也会给报销。上海人吕先生经常来哈尔滨谈生意,他就遭遇过“帮”司机赚提成的情况。“一次,我刚从饭店出来打车去火车站。出租车司机就跟我商量,让我先去一个皮草城转一圈,帮他赚劳务费,他免我车钱。因为时间富裕,我就答应了。到了道外区一个皮草城,我前脚进门,就看见一名男子去给师傅钱。我呆了十来分钟就出来了。这位司机告诉我,他赚了50元劳务费,22元的车费也给报了。”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利用高额提成利诱出租车司机拉客的行业主要是土特产品商店、宾馆、饭店。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采取这种方式的行业会越来越多,现在甚至有些浴场、按摩等娱乐场所也会利用出租车司机拉客,付他们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