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7日,五常市政府在北京举行五常大米品牌新闻发布会,经过全新包装的五常大米在人民大会堂亮相。
发布会上,五常市政府向各界通报了五常大米品牌建设及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情况。据介绍,为严防假冒五常大米现象发生,五常市加强了从农户种植、企业收购加工到市场营销等环节的全程监管。五常市绿色食品办公室和大米协会严格“三项”标识使用,稻农必须按“三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规定建立生产记录,加工企业必须与稻农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协议,否则取消“三品”认证资格,不允许企业使用“五常大米”证明商标。五常市稻米产业服务中心对稻米产业实行“水稻原料身份证”制度,从源头上准确掌握水稻生产、收购及加工等全部信息。五常市质检部门依据“三品认证”、“原料身份证”等相关证明,核发数码防伪标识。消费者只要按查询提示,将查询信息与大米包装信息进行对比,即可迅速查证所购大米真伪。
五常市政府市长姚志波说,为保护五常大米品牌,五常市政府加大了品牌整合力度,稻米加工企业由400多家减至200家左右,全市90%以上的稻农与企业签署了产业订单,加强五常大米原产地品牌保护,统一管理,制定了五常大米统一的生产标准、防伪标识。
据介绍,今年,五常市水稻种植面积达180万亩,总产量25亿斤。水稻面积和水稻商品量两项指标在全国县级单位中名列第一。截至目前,稻花香系列品种已占该市水稻种植面积的80%。
责任编辑: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