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警方揭秘电信诈骗犯罪作案手段:涉及银行卡诈骗型
2010-11-28 15:51:13 来源:东北网  作者:秦雷 岳云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8日讯(秦雷 记者岳云雪) 涉及银行卡诈骗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电信诈骗犯罪,哈市警方今日以实例向广大市民揭秘该种类型犯罪的作案手段及特点,提高广大市民的防范意识。

  案例回放:

  今年初的一天,市民邵芝慧家的电话铃声响起,来电显示的号码是00019开头,接听后对方说:“您好,我们是某某银行客户服务中心,您的银行卡已经恶意透支2万多元,如有疑问,我可以把电话转到某市公安局。”邵芝慧一听大吃一惊,电话很快转到了“公安局”,对方自称是某市公安局的孟警官,语气严肃地说:“我们在侦办一起特大涉黑案件中,发现你的银行卡和身份证涉嫌洗钱和贩毒等犯罪活动,为进一步查清案情,你必须将所有银行卡内的资金全部转入司法机关提供的安全账户,否则将被冻结,还要追究你的责任。”出于心里害怕和对司法机关的信任,邵芝慧立即赶到银行,将自己所有银行卡内的10余万元存款全部转入“公安局”提供的一个“安全账户”中。转帐后邵芝慧越想越不对劲,自己从来没到过某市,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卷进犯罪案件中呢?到银行一查,所谓“安全账户”内的钱已经全部被转走了,也无法与对方取得联系,这才发觉被骗了。

  此类型犯罪特点及手段:

  犯罪分子通过固定电话、手机或手机短信通知被害人银行卡消费、透支或电话欠费,如被害人有疑问,犯罪分子提供或转接相关电话,在不同阶段分别冒充银行服务中心、公安局、检察院或法院等工作人员,谎称该银行卡被复制盗用,涉嫌贩毒、洗钱、走私等犯罪。犯罪分子取得被害人信任后,往往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进一步实施诈骗:一是命令被害人将所有银行卡存款直接转存到对方指定的所谓安全账户中后被提走现金或转账划走。二是通过手机指令被害人到银行ATM机上进行所谓的更改数据信息的操作,实际上被害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了转账业务,将银行卡内存款直接转入犯罪分子账户中。三是在电话中获取被害人相关密码,通过网上银行将被害人银行卡中存款转账划走。

  警方提示:

  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件,犯罪分子利用群众惧损避害和对司法机关信任的心理,冒充银行客服或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工作人员,已各种借口诱骗被害人到银行柜台或ATM自动柜员机将存款转入犯罪团伙的诈骗账户中。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来电显示为00019开头的是网络电话,犯罪分子经常利用这种电话实施电信诈骗,接到这样的电话就要提高警惕了。不明来电提供转接到公安、检察院、法院、银行等部门的电话必然是假冒的诈骗电话,千万不要相信。公安、检察、法院等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需要向公民询问情况时,会当面询问当事人并制作相关笔录。所以当有人自称是公安、检察、法院人员在电话中告知你涉嫌某种犯罪,要求你向他透露银行账户、密码进行“核实”时,即可断定是诈骗行为。目前任何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都未设立“国家安全账户”,所以当有人打电话要求将你的存款转存到所谓“安全账户”以便保全资金的,都是诈骗行为,切勿上当,要立即报警。

责任编辑: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