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11个月385人死于交通违法 九成缘起“小违法”
2010-12-02 09:35:04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赵鹏 李运 刘治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日讯 随着文昌高架桥和香滨路高架桥等路改工程陆续竣工,哈尔滨市城市交通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在道路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部分驾驶员不经意间的交通违法造成新的拥堵点,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统计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市因交通违法已发生事故856起、死亡385人,其中九成多为违反标志、标线等“小违法”引发。交警部门将继续加大电子监控设施覆盖面,从严整治交通。

  九成多事故缘起“小违法”

  据交警部门统计,今年前11个月,我市共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856起,造成385人死亡,934人受伤。同比去年,事故数上升69.17%,死亡人数上升33.22%,受伤人数上升75.23%。交警部门对事故原因分析显示,大多数驾驶人不屑一顾的违反交通标志、标线等“小违法”是事故高发的主因。今年以来,机动车违反交通标志、违反让行规定、逆行、违法占道行驶、违法变更车道等共造成交通事故793起,占事故总数的92.64%。

  “小违法”成城市新“血栓”

  据交警部门介绍,在引发交通事故的同时,驾驶人的“小违法”也成为市区交通拥堵的主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小违法”已开始引发一个区域的交通拥堵。调查显示,我市仍有不少驾驶人错误地认为路中白色实线及白色网状线可以越轧。

  在文昌高架桥文治二道街段,三股车流汇集,机动车只要按照交通标线指示通行就能保证顺畅,但时常因变道车辆违规越轧导流区域引发拥堵。在松浦大桥江北一下桥口,经常有车辆逆行上桥,引发车行混乱。市区部分无警路段,也常因机动车违反交通标志、标线行驶引发交通拥堵。遇到拥堵时,部分驾驶人为图自己方便随意穿插车队、逆行,加剧了拥堵。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违法引发拥堵,遇堵频频违法,“小违法”引发的拥堵已从“血栓”升级为“血癌”。

  公共交通享特权不尽义务

  据了解,为缓解交通拥堵,公共交通一直是我市发展和支持的重点,并享受各种让行特权。实际运行中,享受特权的公交车、出租车等却经常不尽安全义务,成为交通违法高发群体,同时也成了事故多发群体。

  据了解,在今年的路改工程中市区522条道路封闭施工。为保证公共交通顺畅,西大直街、宣化街等施工路段都专门开辟了公交专用车道,只允许公交车、出租车通行。在单双号限行路段,除博物馆环岛及花园街外,出租车不受限制。在得到方便的同时,公交车、出租车却成为交通事故高发群体。统计显示,今年公交车和出租车共发生交通事故86起,占事故总量的10.09%,导致人21死亡,93人受伤。

  继续扩大电子交警覆盖面

  据交警部门介绍,2006年8月我市电子交警系统投入使用,共安装150处电子自动抓拍闯红灯系统和150处电视视频监控系统,当年11月抓拍闯红灯违法21352件、次年11月抓拍1956件,同比下降90.84%,监控路段交通事故明显下降,闯红灯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今年6月,中山路景观大道通车后,为防止机动车违规变道专门设置的“导流岛”一度成为摆设。交警部门使用固定监控和流动电子交警抓拍后,中山路交通秩序得到很大好转。

  据了解,目前我市有固定电子交警550余处,覆盖率不足10%,虽然今年以来流动电子交警大幅增加,电子交警覆盖率提升到30%,但仍有很大缺口,非现场处罚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交通秩序,整治驾驶员不屑一顾的“小违法”,交警部门将继续提高电子交警覆盖率,提高非现场处罚率。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