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3日讯 为加快黑河市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市建设步伐,积极推进省“十大工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黑河市将生态屏障建设列入2010年市政府“十大绩效工程”。全市各地各部门合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
为加强大小兴安岭生态屏障建设,切实加强黑河市行政辖区内森林、草原、湿地管理,市政府办今年相继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打击治理毁林毁草毁湿开垦专项行动的通知》和《黑河市查处违法毁林毁草毁湿开垦行为规定》。截至目前,各地共清查林地、草原、湿地面积9.74万公顷,查处毁林等案件145起,面积92.44公顷。
经过黑河市积极争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意见》中,已将黑河市全部纳入到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范围内。启动了2010年“关注森林”公益活动。市政府在全市造林绿化工作推进会议上,与各地签订2010年造林绿化责任状,分解落实2010年各地造林绿化任务。实施了“绿野工程”,加强森林恢复与保护。2010年黑河市造林任务为34.76万亩,实际完成造林绿化36.83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计划的5.96%。其中,人工造林16.33万亩,封山育林20.5万亩。全市完成义务植树107万株。全市城乡完成绿化总投资2.7亿元,是2009年的2.1倍。
实施了“碧水工程”,加强流域治理。黑河市二公河下游段、爱辉区法别拉河七二七段、三道湾子至西山后等河段的治理规划初步设计,已通过省水利厅批复。其中二公河治理工程已纳入国家中小河流治理近期计划。利用上级拨款500万元,开工实施月牙泡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此外,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文本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完整性审查。刺尔滨河湿地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门鲁河湿地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等项目已经市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论证通过,上报省环保厅。《黑河市湿地保护项目“十二五”规划》也已上报省林业厅,共规划湿地保护项目8个,待省林业厅批复后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