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大兴安岭全区国税系统紧紧围绕新时期税收工作基本思路,立足现实,服务大局,坚持依法治税,实行税收科学精细化管理,使各项税收工作成绩斐然,共组织收入13.17亿元,年均增幅20.12%,比“十五”时期翻了2.3倍。全区国税系统克服结构性减税、“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充分发挥税收调控职能,全力扶持重点项目建设,累计为林农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居民供热、社会福利、外贸出口、节能减排等减、免、抵、退增值税4223.74万元,减免企业所得税3139.7万元,为林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一五”期间,大兴安岭全区国税系统税收法制建设步伐加快,依法治税深入人心。5年来未发生行政复议、诉讼和赔偿行为,税收执法信息管理系统由运行初期的51类过错到目前已连续28个月实现“零差错”。他们以风险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税收管理理念付诸实施,“四位一体”互动机制顺畅运行,4个行业纳税评估模板领先全省,综合数据管理继续保持正确率100%的势头,征管质量和效率持续提高。“十一五”末期,全局综合申报率为99.87%,综合入库率为100%,滞纳金加收率(按户次)为99.89%,欠税增减率为-99.9%,处罚率(按户次)为97.89%,“五率”指标居于全省前列。
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大力推行“信息管税”,使金税工程成果得到巩固和完善。5年来,他们成功建设和运行了兴安国税内外工作网站、综合征管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税收管理员平台、“‘财税库银’横向连网电子缴库工作”等32个信息管理系统,使税收信息数据采集、分析、利用水平日臻完善。5年内未出现操作事故,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采集率达到100%,抵扣联重号率为零,继续并列全省第一。管理与服务相得益彰。坚持现代纳税服务理念,逐步确立新型纳税服务体系,“龙税通”短信互动综合应用平台正式开通。先后有5名干部被评为全省国税系统纳税服务明星,2个办税服务厅被共青团中央、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妇联授予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3个办税服务厅被省委、省政府纠风办授予群众满意基层办税服务厅。
税收秩序全面规范。5年来,全区国税系统实行分级分类稽查模式,使纳税人自查、税收专项检查和税收专项整治紧密衔接。累计查补税款2578.7万元,以查促收、以查促查、以查促管效能得到有效发挥。为全面推行能级管理,他们举办各类培训班47期,干部轮训面100%,涌现一大批省、地各类业务能手,团体和个人多次获得全省业务技能考试前3名。全系统获得省部级以上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誉12个,地厅级荣誉21个。全地区国税系统8个建制单位全部进入省级文明标兵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