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9日讯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农村贫困户吃的穿的够不够?铺的盖的暖不暖?新农村建设如何继续深入推进?昨日下午,市委书记杜吉明深入东山区红旗乡新农村访贫间苦,亲切慰问贫困户,并与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座谈,互致新春问候,共话新农村建设。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刘德诚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慰问。
下午,杜吉明一行走进位于新农村二队的贫困户高英的家,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并向一家人拜年。坐在炕上,杜吉明拉着高英的手唠起家常。62岁的高英和患脑血栓多年的老伴儿不能从事农业生产,每年花销医药费近万元,家中仅靠发包出去的10亩地收益和高英为衬里当更夫维持生活,家境非常困难。杜吉明关切地询问高英老伴儿在服用什么药?发包出去的土地效益如何?听说近年乡政府为高英一家办理了低保,区乡民政部门在大病救助、困难救济等方面给予照顾,新农合还适当为高英的老伴儿报销了部分住院费,以缓解他们的生活困难。杜吉明对此表示赞许。他说,很多农村贫困户都是因病致贫,区乡各级党委、政府要多多关心村贫困人群,为他们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为其脱贫致富创造条件。他同时鼓励高英老两口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勤加锻炼,把病养好,“病好了,就啥都好了!”临别时,杜吉明拉着高英的手,嘱咐他充分利用好屋前院后的土地搞大棚种植,增加些收入。
41岁的贫困户王家强一家5口人,王家强本人患冠心病7年,不能干体力活儿,母亲患有脑出血后遗症,女儿读高二,生活十分窘迫。杜吉明详细了解了一家人的收人情况和每年药费支出,并与王家强的老父亲兴致勃勃地唠起了草编、柳编的活计。他说,农民兄弟只要把土地利用好,把农闲时间利用好,完全可以脱贫致富,关键在于多动脑筋、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建议王家强一家要开动脑筋,借助居于城市近郊的有利条件,多种植蔬菜和经济作物,尝试发展养殖和草编等副业,想方设法增加收入。
慰问结束了,杜吉明一行来到新农村村委会,与区、乡、村干部和闻讯赶来的农民座谈,听乡村干部谈新农村建设、谈近期打算、谈未来发展。
杜吉明认真倾听了乡村干部和农民代表的发言,并对红旗乡新农村近年来下大力气突出抓项目建设、抓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抓村屯环境规划建设的一系列做法表示赞同。他说,七台河市近年大力开展“三个集中”、“八个统一”,城乡一体化走在了全省前列。事在人为、路在人走、业在人创,我市的新农村建设也要坚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不动摇,要加快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推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在更深层次上取得突破。要解放思想,提升发展理念,全面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新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要充分利用好处于城市近郊的优越环境,开阔思路,放开眼界,引导农民群众苦干、实于、巧干,可以扣大棚、搞养殖、搞副业,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带领农民致富。
话别时,杜吉明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乡村干部和全市农民群众致以节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