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林区经济转型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地委新战略的关键之年。在下一个五年里,我区将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前不久召开的地区“两会”为我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1年第一次地委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我区面临的发展形势,明确了2011年及“十二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部署了“十二五”和2011年工作任务,为我区今后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为帮助全区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和把握地委、行署战略部署的精髓和实质,把思想、行动、力量统一到地委、行署的重大决策上来,从而确保“十二五”生态建设与转型崛起目标的如期实现,本报特别开设了《“两会”精神解读》专栏,组织相关人员对“两会”重点精神进行深入解析,并于即日起陆续刊登,以此促进“两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东北网2月25日讯 突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推动林业生产向管用并重转变,这是刚刚结束的地区“两会”确定的今年重点工作之一,也为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转型崛起指明了方向。
我区是东北、华北的天然生态屏障,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障区,每年仅纳碳、贮碳、制氧等方面创造的生态效益就高达1163亿元,对于维护东北亚地区的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64年开发建设以来,全区累计生产木材1.26亿立方米,向国家上缴利税62.5亿元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采森林资源锐减,生态功能明显弱化。
根据这一实际,地区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结合转型发展实际,提出了全面实施“生态固本、低碳转型、绿色崛起、富民兴区”发展战略,加快了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的发展步伐。
地区“两会”之所以把森林资源保护培育,推动林业生产向管用并重转变确定为重点工作之一,主要考虑到目前所处的资源加快恢复阶段。“十二五”期间,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已经成为国家约束性指标,要求我们必须加大森林资源恢复力度。在一期“天保”工程期间,我区活立木蓄积年均净增70万立方米,按我区森林资源“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活立木总蓄积达到5.55亿立方米,每年需新增500多万立方米,资源恢复压力很大。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按照地区“两会”的部署,我区将更加重视生态建设,把森林资源恢复摆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天保”二期工程相关政策要求,切实强化资源管护,全力开展抚育经营,加快恢复森林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我区在国家的话语权。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2011年,是我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奠基之年,也是“天保”二期工程、《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全面实施的首战之年。因此,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强生态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
据有关部门介绍,“天保”二期工程为我区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初步估算,“天保”二期工程国家将对我区投入大约203.4亿元,是一期的2.4倍。提出要大幅提高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和社会保险补助标准,增加了中幼林抚育和森林改培补助政策,特别是对职工就业安置明确了具体措施。不仅为提高森林质量和蓄积提供了政策支持,而且为职工增收拓宽了渠道。
突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推动林业生产向管用并重转变,重要的是要以建设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为目标,扎实推进生态建设。
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要全力抓好森林抚育。坚持营林工程化管理,完善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确保营林绿化工作扎实推进。尽快修订完善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强化资金使用监管,提高森林抚育质量。林管局将投入500万元用于国有苗圃建设,鼓励私营苗圃发展,形成较为稳定的苗木供应体系,确保完成中幼林抚育209.3万亩、低质林改造160万亩。要重点强化生态治理。搞好火烧迹地、撤并林场场址及重点矿区裸露地植被恢复,对生态功能低下的无林地、疏林地进行人工改造。加强黑龙江、嫩江源头水土流失治理,开展嫩江、呼玛河流域湿地恢复、堤岸防护等基础工作。抓好城镇周边、森林湿地及道路沿线植被恢复与景观塑造,对旅游开发重点区进行林木补植、草地恢复。加大碳汇项目争取和碳汇造林力度,力争建成国家重要的碳汇交易试点地区。要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严格落实限额采伐制度,切实加强“三总量”管理,坚决杜绝超采行为。认真执行木材生产技术规程,抓好伐区清理,提高作业质量。结合“天保”二期工程实施,调整管护网点布局,将资金落实到地块,将责任落实到人头。科学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优先保证重点项目建设需求。要深入开展“兴安三号”和“金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违法行为。加强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完善林火预警、监测、指挥、扑救和保障体系,林地过火率控制在1%以内。要切实提升保护区建设水平。加强保护区公路、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北极村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部级。积极做好湿地保护“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努力争取国家湿地生态补助资金,力争将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古里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级。加快推进呼中、南瓮河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和项目争取工作,完善北极村、呼中、加格达奇3处国家森林公园基础功能,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生态教育、绿色体验和观光旅游等多重功能的生态景区。
地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表示,突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推动林业生产向管用并重转变,作为地区“两会”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大兴安岭林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这一要求,只要有关部门认真落实,通力配合,下真功夫、定严措施、花大力气,就一定能推动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