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依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丰产增收
2011-03-24 16:08:32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晓蒙 项宝成 杨林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4日讯(高晓蒙 项宝成 记者杨林川)24日,记者从依兰县相关部门了解到,2010年,依兰县粮食产量突破30亿斤,两年时间新增粮食产能10亿斤。为我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000亿斤,增产160亿斤,做出了1/16的贡献。

  据了解,去年该县新组建千万元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11个,使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转移农村劳动力6.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5亿元。实施农业基础工程13项,改造农村泥草房3290户,完成10个扶贫村村内道路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饮水安全示范县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明显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04元,同比增长12%。形成了三条农业产业化“大龙”项目。以樱桃谷鸭为龙头的产业项目,带动了1400万只鸭的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以万寿菊为龙头的产业项目,带动了4万亩万寿菊的种植、加工、销售。以30万吨六和饲料为龙头的产业项目,将实现40万亩玉米的过腹增值,全面拉动全县畜牧业。

  2011年,该县将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力以赴做好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这篇大文章,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稳步提升粮食产能。今年该县将保持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作物播种面积316万亩,争取粮食总产要实现33亿斤。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充分发挥水稻品质好、需求大、效益高的优势,加大“旱改水”力度,全面推进百万亩水田大县发展规划,年内新增水田面积6万亩,使全县水稻种植总面积达到66万亩。继续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增加30万亩,达到190万亩以上。同时调强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优化万寿菊、红茹娘、烤烟、白瓜子、粘玉米等特色高效作物种植面积,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轮作体系。

  加快发展畜牧经济。依兰县发展畜牧业资源丰富、环境良好,但长期以来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畜牧业发展始终未能实现大的突破。今后一个时期,依兰县将以建设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为目标,积极引导农户转变传统的分散饲养方式,全面推进畜牧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对已建成的养殖小区,积极帮助协调生产资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樱桃谷肉鸭、肉牛、绒山羊养殖基地建设为突破,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步伐,推进全县牧业产业化发展。

  加快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依兰县今年将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大项目建设,加速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带动该县绿色食品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优化投资环境,支持县内外企业,通过资本运营、技术合作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整合、提升和新建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形成产业优势。全力抓好3.1万亩万寿菊种植面积的落实,保证广州立达尔公司生产加工需求,加快形成完整的万寿菊种植加工产业链。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严格兑现中央、省里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实施农民致富系统工程。支持发展农村服务业、休闲观光农业、家庭加工业和其他多种经营。积极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把发展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主线,积极做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对接工作,推动“一村一品”向产业化发展,着重在培育主导产业上实现大突破。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