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3月29日讯 黑河市财政收入总量较小,但是小财政托起了大民生。随着经济发展和可用财力的增加,黑河市把全面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更多的新增财力用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民生领域普浴公共财政阳光。
2010年,全市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重点民生工程的支出为30.3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32.5%。
加大养老、就业、医疗等方面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从2011年起,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每月人均提高164元,“五七工”、“家属工”每月人均增加养老金60元。进一步扩大了小额贷款担保规模,2010年发放担保贷款5183万元,为下岗失业等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提高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标准,参保职工住院医疗费最高支付限额由3万元提高到4万元。切实解决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退休人员发放供热补贴,落实企业军转干部各项解困政策,为低收入群体享受临时救助、廉租住房、医疗保障、教育等专项救助提供保证。
加大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投入力度,促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按照优先发展教育方针,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市财政每年划拨1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资助贫困生,并通过捐资助学、减免入学费用等有效措施,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就读问题。建立了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实现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增长。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着力改善人居环境。黑河市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三供两治”等方面投入,支持城市功能提升和环境保护治理,为“三优”文明城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2010年,投入10466万元用于棚户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入3688万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打造黑河滨水宜居城市提供保障。
加大公共安全等方面投入力度,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加大了对政法部门的资金投入力度,支持网络平台建设、补充办案费、交通费、值勤设施改造等项目,保障“平安黑河”建设。加大了交通、消防、安全生产、食品药品检验等方面的投入,支持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