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鹤城创“三优” 百姓受益多
2011-04-06 09:19:1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何昕 姚建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经过治理改造,过去脏乱差的劳动湖变成风景秀丽的市民休闲场所。黄洋摄

  黑龙江日报4月6日讯 说起鹤城齐齐哈尔的变化,老百姓都有深刻的感受:环境优美了、秩序良好了、各行业的服务更加优质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升。

  “退楼还绿”  营造生态景观

  这些可喜的变化,得益于“三优”文明城市的创建,广泛深入的创建活动已成为促进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助推器。该市坚持规划先行,聘请权威机构高水准修订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滨水城市建设规划和劳动湖南扩工程专项规划,3年内将嫩江沿岸和劳动湖畔打造成两条纵贯南北的旅游、生态景观带,形成湖水城中绕、人在水边居的格局。全市出台严禁沿江、沿湖建设高层建筑等八项控制规定;拿出2亿元,收回了不符合新规划、已出让的7块土地,用于建设城市绿地,一改过去“见缝插楼” 为 “退楼还绿”。

  两年来,全市共投入近6亿元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完成了阳光文化公园等14个公园、3个出城口、137条街路、22处转角、96条街路、54个小区的绿化,完成了冬韵园等34处广场区域和街头绿地建设。植树286万株,新增绿地1769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0%、39.3%和10平方米,全市建设向“生态市园林城”的目标迈进。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2010年该市列入全省“三供两治”工程项目35项,其中30项已经全面开工建设。松花江污水防治三项工程、南站新区建设工程、劳动湖南扩工程、城南热电联产工程、天然气加气母站建设工程等一批大项目建设,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中。

  集中整治  创造清新环境

  齐齐哈尔市力推裸土地面硬化工作。从2010年起,全市7区9县(市)837万平方米的主次干道裸土地面要实行全面硬化,目前已完成90.1万平方米裸土地面硬化。在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上,去冬今春,先后开展了沿江旅游区、火车站周边、圣弥厄尔教堂周边、废品收购站、城区广告牌和出城口综合整治等六大会战,清理联通大道等14条街路路灯广告牌1745块,城乡接合部、中心城区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全市拓宽和升级改造12条主次干道和巷道。铺装道路26.9万平方米,铺设雨水管线7460米、污水管线1200米。维修路面2.4万平方米,完成了卜奎大街南段、机场路规划设计。对新明大街、中心广场等9条街路、4个广场实施了亮化工程。

  着力解决市民意见较大的早晚集市和摊床的脏乱差问题。齐齐哈尔市文明办与市工商局、市诚信办共同评选“文明诚信市场”39个,依法取缔没有经营许可的业主,严厉处罚违规、违法经营业主,保证了早晚市场和摊区集市的良好卫生秩序。

  “创先争优”  引领文明风尚

  在创建“三优”文明城市中,党政机关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廉洁型、节约型和绿色机关;开展了“扶贫解困、关注民生”工程,推进法制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党政机关的社会评价指数不断提升。

  全市还围绕做“文明龙江人”,开展了“创建身边的文明”活动,通过发表致市民的公开信等形式,倡导文明在手中、文明在脚下、文明在身边的理念和行为,人人争当讲道德、讲文明、守法纪的公民。推进了“八好、四文化”为主题的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组织“十百千万”人物评选、“感动鹤城季评十件好事”等,弘扬了传统美德,还搭建了“鹤城讲坛”、“市民大讲堂”等品牌载体,引导社会文明新风尚。

  一系列“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培育着齐齐哈尔城市精神,体现出全市在改变环境、秩序、服务的同时,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也在不断得到提升,也赢得了广泛赞誉,话剧《风刮卜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项,昂昂溪区罗西亚大街荣获“第二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齐齐哈尔市被《人民网》评为“市民最满意的城市”。

责任编辑:张隽珊